“在煤焦化行業,國家設定的企業年產能門檻是不低于60萬噸,我們市要求不得低于100萬噸。以前全市有300多家煤焦化廠,經過淘汰和整合,現在只剩下16家,年產能全部都是百萬噸級的,技術在國內也屬一流。”
烏海市市長侯鳳岐說。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十一五”以來,內蒙古在推動各地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超標準淘汰了一大批煤炭、電力等產能。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牙薩寧介紹說,2006年以來,內蒙古在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基礎上,還根據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和布局規劃,自加壓力,提高產業標準,在火電、煤炭、電石、鐵合金、水泥、玻璃等行業超額淘汰了一批不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長遠要求的產能。
2006年到2011年,內蒙古超過國家標準淘汰的火電產能占到15%,超過國家標準淘汰的水泥產能占30%、電石產能占16%、鐵合金產能占90%。特別是煤炭行業,近年來在國家沒向內蒙古下達淘汰任務的情況下,內蒙古自行淘汰了近600萬噸煤炭產能。
來源: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