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海市逐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低保標準居自治區前列


    時間:2012-09-21





      人民網烏海9月21日電 近年來,烏海市不斷完善以低保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努力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極大地改善了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目前,該市已形成以低保分類施保為基礎,以救災救濟、五保供養、醫療救助、貧困大學生救助、臨時救助、廉租住房補貼、取暖補貼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

      據了解,烏海市從1997年開始實施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4年城鄉一體化改革后,又將農區貧困居民納入低保范圍。最初,烏海市的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90元,后來先后經過9次提標,去年將保障標準提高到400元,人均月補差標準也由46元提高到目前的221元;低保資金支出由最初的245萬元增長到2011年底的9249萬元,地方財政預算安排低保資金由200萬元增長到2012年的3790萬元。

      為了進一步完善低保救助體系,從2006年起,烏海市為低保對象中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貼,2009年起為低保殘疾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貼,2011年起又為低保戶中的少數民族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貼。與此同時,該市資助了近4000名低保戶“零參保”家庭參加養老保險,井為全市低保對象發放了取暖補助、肉食和蔬菜等臨時價格補貼。2008年起該市將城市三無人員和農區五保戶等A類低保對象的低保補助標準由236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2010年又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至此,烏海市低保A類人員享受低保補助標準列全區第一。

      今年,烏海市加大了對困難群體的醫療救助,切實改善工病亡家屬、殘疾人、低保邊緣戶等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該市以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為重點,制定出臺了《烏海市關于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實施方案》,對規定的20類重特大疾病納入大病醫療救助范圍,切實解決重特大疾病貧困患者的實際困難,重點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進行救助。 截至8月底,全市累計發放低保資金3600.4萬元,月人均補差標準達到221元,做到了低保人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分類施保和應保盡保,全市低保標準位居自治區前列。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