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內蒙古首列通過“鐵路快通”模式報關的農產品班列在呼和浩特海關所屬集寧海關監管下,從烏蘭察布市七蘇木鐵路物流中心駛出。該班列共裝載55個標箱,滿載來自內蒙古本地葵花籽,從二連浩特口岸出境到達俄羅斯科列措沃。這是烏蘭察布號中歐班列首次通過“鐵路快通”模式出口農產品。
“鐵路快通”模式是海關為促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出的一項便利措施,該模式優化了以往業務流程和監管模式,實現海關、鐵路、運營企業數據互通,三方協作共同監管,進一步壓縮中歐班列申報成本,實現智能化監管、數字化通關、加速度驗放,確保中歐班列在口岸高效通行。“鐵路快通”模式下,海關通過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監管,無需運營企業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運用“鐵路快通”模式通關,能節約通關時間24小時,縮短整體運行時間1-2天,單箱還可以節省費用200元以上。
據了解,2022年,烏蘭察布市通過中歐班列出口葵花籽2萬多噸,同比增長27.9%。(記者 海軍 通訊員 李漢磊 任子怡)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