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力爭今年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九千萬千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6





      近日,《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發布。《計劃》指出,切實保障電力供應,力爭全年電力裝機總規模突破2億千瓦,發電量達到7100億千瓦時左右,其中,外送電量達到2930億千瓦時。


      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成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能耗強度和減排指標按照國家要求安排。


      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服務和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動態調整并推動落實爭取國家支持事項清單。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建成并網新能源裝機2500萬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9000萬千瓦,全年新能源發電量超過1500億千瓦時。推動增加電網綠電比例的保障性項目建設,利用原有電力外送通道,加快已批待批規模超過4000萬千瓦的新能源項目建設,提高既有輸電通道綠電比例。爭取烏蘭布和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盡快獲得批復,全面推動蒙西四大沙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4800萬千瓦裝機建設。創新市場化新能源應用場景,力推新批準市場化新能源項目建成并穩定運行,協同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風電整建制配套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光伏電池片和組件供給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加快風光制氫項目建設,持續打造風光氫儲全產業鏈。開工建設寶豐260萬噸煤制烯烴、榮信80萬噸甲醇制烯烴、華星40億立方米煤制氣一期工程等現代煤化工項目。


      高質量完成能源保供任務。實施自治區《煤炭產能穩定接續和有序開發方案》,加快國家批復同意的核增產能煤礦手續辦理,全力推動在建煤礦建成達產,努力盤活“僵尸”煤礦閑置資源,在產煤礦總產能穩定在13億噸以上,煤炭產量達到12.5億噸左右,保障全國2/3以上省份的用煤需求。切實保障電力供應,力爭全年電力裝機總規模突破2億千瓦,發電量達到7100億千瓦時左右,其中,外送電量達到2930億千瓦時。推進外送通道建設,力爭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輸電工程核準并開工建設。落實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要求,加大油氣資源勘探和增儲上產力度,推動非煤礦產資源綠色安全有序開發。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建設,實施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產業鏈項目580個,爭取年內竣工投產200個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600戶。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5G基站、工業互聯網、綠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一批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力爭年內新建5G基站2萬個,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6個、智能工廠15個。開展綠色制造示范創建,推進低碳零碳、智慧園區建設,新開工實施節能、節水技術改造項目120個,年內將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智慧園區。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戶。


      推進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發展,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林中源)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