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正向奔赴 賦能城鄉力量——青年創業為經濟發展增添澎湃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6





      年輕人怎能閑得住?走進創業產業園、寫字樓、商鋪,躍入眼簾的是無限的青春力量:有的搞設計制作,有的做電商產業,有的干餐飲事業……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青年是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他們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以創新引領發展,以奮斗譜寫“青春之歌”,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和生機活力。


      逐夢創業征程


      春節剛過,呼和浩特市金橋“雙創”示范區千余名青年創業者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工作。


      2月6日,在佐言戰略包裝設計公司80多平米的“小屋”,五六個青年設計者正在頭腦風暴。


      “2023年,我們要讓設計更上一個臺階。目標要有前瞻性,宗旨就是與合作企業共贏,打響內蒙古品牌,讓好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該公司創建者閆靖說。


      “我們要匯聚人才,吸納‘智多星’建言獻策,提升設計服務管理等各項水平,讓我們的多方合作模式更完善,發展更長遠。”設計師小鄭說。


      “作為創意公司,我們要在產品中體現文化內涵,需要展現中華文化元素,體現藝術與文化的融合,地域特色與產品特點的融合,這樣才有生命力。”文案設計小劉建議。


      同在示范區的內蒙古京樂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也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內蒙古京樂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杭州,因為看好內蒙古的發展潛力,于2021年,在呼和浩特市成立分部。目前,這里有員工30多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做電商思路廣闊,有先天優勢。”公司員工楊茹文介紹。


      激發青年創業者創新活力,增加創業機會,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挑大梁,需要給予創業者廣闊的平臺和空間。成立7年多的呼和浩特市金橋“雙創”示范區,已經成為不少青年的創業夢工廠。


      類似這樣的“雙創”地標,內蒙古還有不少。內蒙古共青團機關大樓專門開辟兩個樓層,為創業者提供孵化場地,兩年內,青年創業者可以免費使用。此外,全區各盟市也紛紛打造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助力青年創新創業。甚至一些樓宇廣場,也為創業者開設公益性平臺。不少的創業者開辦了門店,從事文創、餐飲等行業,有的甚至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不少創業者還在各個孵化基地開辦充滿青春氣息的咖啡屋、餐廳等為創業者服務,讓創業氛圍日漸濃郁。


      點亮特色品牌


      通過與年輕的創業者們交流,記者發現,很多創業者除了自身具備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專業知識的支撐,還始終堅持自身發展的獨特性,注重抓特色、建品牌。


      閆靖說,我們始終堅持設計獨一無二的產品。我們認為,內蒙古就是一個大品牌,內蒙古的肉類、奶制品、糧食等,在全國叫得響。我們要通過包裝和設計,為合作企業的產品提升價值和顏值,把內蒙古的好產品推廣出去。


      記者還發現,青年們在創業路上,拒絕“利益至上”。“我們創業并不看重短期盈利,更注重人生價值的實現。”多名受訪創業者表示。


      “一間咖啡屋的打造,投入成本要幾萬或者十幾萬,一杯咖啡最多銷售十幾塊錢,加上人員費用等,如果說要用它賺錢,短期不太可能。但是,我們的銷售點就是傳播一種生活理念。其次,我們要利用這個平臺,聚攏青年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尋找創意點、合作契機,這才有意義。”一位咖啡店創業者介紹。


      此外,大部分創業者表示,創業的根本是要有足夠強的造血能力,必須要挖掘內生動力。


      全國三八紅旗手齊曉景是一名返鄉創業女大學生,她在興安盟科右前旗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開辦合作社,發展種養殖產業,走旅游路,吃旅游飯,最終實現了帶領全村致富的目標。


      助推創新浪潮


      “雖然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但自治區給予的相關政策和服務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自治區團委孵化企業六魚創益負責人劉瑜說,這幾年,自治區團委創業孵化基地為我們免費提供房屋,還在方方面面給予支持,是我們堅強的后盾。


      近年來,自治區團委通過舉辦創青春大賽等方式,激發青年創新潛能與活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體系,為青年創業提供大力支持。“青年人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相信他們的努力付出和創業成果會相得益彰。”自治區團委青年創業孵化器負責人李玉寶介紹。


      “每次回到婦聯,我們就像回到了娘家。連續多年,婦聯幫助我們解決企業資金難題;帶領我們參加國際交流,開闊眼界;幫助對接訂單,解決銷售難問題;支持創業培訓,建設多個線下基地,擴大產品規模等,目前,我們的產品規模逐漸擴大,‘布絲瑰’婦字號品牌已經走向全國。”布絲瑰品牌創始人說。


      “自治區婦聯積極通過‘布絲瑰’等品牌,帶動引領女性青年創新創業,今年,還將通過女大學生創業計劃等為女性青年開辟創業新路徑。”自治區婦聯發展聯絡部部長馮紅介紹。


      春去春來,暖意漸濃。青年人創業的激情已經點燃,奮進的英姿勢不可擋。青年人,未來可期。(記者 趙曦)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