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以畝產論英雄! “小地塊”大作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6





      “韋爾集團新一代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智能制造項目占地面積32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項目畝均投資達5000萬元,畝均產值1億元以上。”


      “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15GW單晶拉棒項目總投資45億元,年產值116億元,占地面積288畝,畝均產值約4040.01萬元。”


      “泰納瑞斯7萬噸高性能石油天然氣油套管特殊扣項目占地面積45畝,總投資22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畝均產值445萬元。”


      ……


      日前,記者在包頭市昆都侖區采訪時,聽到最多的是關于這些重點項目的“畝均”“畝產”介紹,讓人耳目一新,格外振奮。


      所謂“畝均”“畝產”,是農業領域的術語,代表著農產品的產量、種植業的效益。但是如果把“畝均”“畝產”放到工業領域,像耕種農田一樣經營企業,一畝地的工業年產值,想象空間會有多大?


      據昆都侖區副區長李紅宇介紹,2022年,昆區引進落地的154個項目中,有28家企業為總部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2萬余畝的工業用地面積創造了700億元的銷售額、20億元的稅收額。


      昆都侖區相關部門統計也表明,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新產業上,企業投資畝均500萬元,產出畝均達1000萬元。


      把農業概念引入全產業鏈發展體系,需要有“畝產”的發展空間。那么,昆都侖區有何底氣?


      據了解,今年,包頭市要圍繞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硅都”和戰新產業集群招大引強。在新的產業格局和背景下,如何讓有限“小地塊”展現“大作為”,千方百計盤活用好存量空間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大限度提升工業土地總效益,是昆都侖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近日,包頭市自然資源部門一項統計表明,作為內蒙古第一大工業城市,包頭市工業用地供應從數量到面積都創歷史新高,到2022年達到83宗、9762畝。工業用地需求逐年增加,迫切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為此,昆都侖區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強化畝均思維,突出對招商引資項目畝均投資、畝均產值、畝均稅收和單位GDP能耗的考核,計劃到2025年園區畝均產值較2020年提升50%左右,達到400萬元/畝。


      去年以來,隨著“雙招雙引”持續發力,昆都侖區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活力、創新力、產值高的企業。在土地資源緊張、公共服務分散的背景下,昆都侖區引導項目向園區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挖“土地存量”,掘“發展增量”,謀“畝產效益”,充分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單位面積投入產出,向全社會樹立鮮明的抓產業、上項目,要以畝產論英雄!工業地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昆都侖區引進落地的154個項目中,實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17個,完成投資239.3億元。28家總部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主板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上市3家,擬上市企業7家。


      這些數據的背后,是昆都侖區以“兩新”為導向,強化成果意識,盯緊高質量發展,揮動新一輪建設“大手筆”的智慧、決心與成效。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些落地企業是當地優化營商環境的“晴雨表”“感應器”,他們的口碑說明了一切。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包頭硅產業的企業,美科看中的是當地的營商環境、工業基礎、產業生態,也切身感受到城市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改善和企業發展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藝澄表示。


      “我們企業落戶到昆都侖區之后,能夠感覺到園區充滿溫情、富有活力,既能夠主動靠前服務,又能夠科學地引導和協調。”內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郝鍇說。


      在釆訪中記者了解到,昆都侖區將圍繞打造千億級光伏、百億級風電新能源和智能芯片制造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各個產業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不斷推進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同時,進一步改革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政策,使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正向的顯現,切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記者 蔡冬梅)


      轉自: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