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達慕從草原走向世界舞臺


    時間:2012-09-03





      正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行的第二屆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又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開幕式上的“馬踏祥云”造型以46.5米的高度、100米的寬度,成為世界最大的駿馬造型。這是該大會創造的第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兩年前舉行的首屆大會上,萬人人體多米諾和千人拔河比賽連創紀錄,流傳千年的傳統盛會那達慕一次次令世界驚嘆。

      “與吉尼斯紀錄結合,使那達慕增添了新的活力,贏得了很高的美譽度,標志著那達慕從草原走向世界舞臺。”鄂爾多斯市文化局副局長王聿慧說。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不但譯為“娛樂、游戲”,還可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最早記載的“那達慕”活動始于公元1225年,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博克比賽結合一起,從此形成男子三項“那達慕”大會比賽的固定形式。

      參加那達慕大會中國式摔跤比賽的選手根普樂告訴記者,在他的家鄉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每年都要舉辦上百場大大小小的那達慕大會,很多嘎查的牧民會輪流主辦那達慕,遠近嘎查的牧民只要聽說了都可以過來參加。

      但是,像其他少數民族非遺項目一樣,城鎮化的高速進程給它們帶來最大難題,這些源起于草原、山林、竹寨的非遺項目,原有的群眾基礎、社會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民間的自然傳承遭遇巨大挑戰。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46歲的進城牧民其其格說,自己在牧區有3000多畝草場,但很少回去。許多牧民離開草原進了城,年輕人基本都在外面工作,嘎查的那達慕即使舉辦也沒有人參加了。

      2006年,那達慕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這一遺產的主要傳承地,內蒙古付出了許多努力。從2005年起,內蒙古把每年9月6日定為“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這也是中國第一個以省級政府名義設立的文化遺產日。2009年,內蒙古又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那達慕與其他一批承載草原文化的民族精粹受到精心保護,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不斷挖掘其內涵并且開始大力推廣。

      “與草原文化中包容、開放和崇尚天然的精神內涵相符,內蒙古在那達慕的保護與傳承中,從一開始就走上了保護與開發并重的道路。”內蒙古著名學者郝誠之說。

      其其格很快就發現,那達慕已不再僅僅是嘎查里幾戶牧民在草場上舉行的慶祝活動,那達慕大會已成為自治區、各盟市官方舉辦的最隆重的文化節慶活動,有了相對固定的舉辦時間、活動經費和組織機構,流傳了近800年的“男兒三藝”以及祭敖包等民俗活動都被保留下來。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現在誰也不知道內蒙古一年會舉辦多少場那達慕大會,因為從官方到民間,那達慕大會都是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文化品牌和吸引人的名片。通過創新傳統,那達慕活動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成為帶動地區經濟、商貿、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發展的綜合型盛會。

      一些統計顯示,自2001年以來,內蒙古的那達慕活動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7000萬人次,文化產業產值達到160多億元,經貿洽談會達成投資協議4000多億元。

      2010年舉辦的首屆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將這一傳統盛會推上了新的高度,共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加,那達慕第一次站上了世界舞臺,今年更有44個境外代表團參加,參與性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參加本屆那達慕木球比賽的印度選手卡什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對這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那達慕,他很感興趣:“把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是每個民族的希望,把傳統和現代融合起來,有助于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種文化。”

      第二屆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執委會負責人曾涵說:“那達慕大會不斷融入新的國際流行元素,選美、樂活營、徒步穿越沙漠、戶外越野挑戰等,還舉辦書法、繪畫、汽車展示等等,那達慕大會由傳統盛會向融現代體育競技、文化交融、經貿洽談、對外交流為一體的國際大型節慶活動邁進。”

      “那達慕式”的開發與保護為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提供了借鑒。曾經造訪內蒙古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曉山表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做到可持續發展,一條可行之路就是進行生產性、開發性保護,通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將使這一工作獲得更堅實的基礎。

      現在,其其格不僅可以親身參加政府主辦的活動豐富的那達慕大會,也可以通過電視直播觀看開閉幕式盛況,她還可以永久享受為那達慕而修建的全民健身中心等場館。

      “我相信,那達慕會不斷舉辦下去,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她說。

    來源: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