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將隆重舉行。春風浩蕩、擊鼓催征,全區各地重大項目遍地開花、發展動能強勁,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奮斗景象。
時間勾勒新的年輪,刻下歷史前行的印記。
總投資57億元的中石化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在鄂爾多斯市開工……一個貫通風光發電、綠電儲送、綠電制氫、綠氫耦合煤化工的綠色產業鏈項目在內蒙古呼之欲出。
總投資10.95億元的蒙西浩雅500千伏輸變電項目開工……一個可滿足160萬千瓦風電送出需求、年減排二氧化碳400萬噸的綠電大通道項目按下建設“快進鍵”。
總投資超百億元的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432.5公里路段投運,列車全程運行時間縮短6小時、年貨運量增至8000萬噸指日可待……蒙煤東運大通道健步跨入電氣化時代。
蒙能集團總投資506億元、總裝機容量超千萬千瓦的6個新能源及2個超超臨界清潔火電項目在4個盟市同步開工,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38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500多萬噸、節約標煤540萬噸……內蒙古國企投資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能源產業項目集群躍入人們視野。
全區各地400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拉開序幕……決心端牢“中國碗”的內蒙古堅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投資10億元的泰康之家養老服務業項目、投資50億元的華潤萬象城項目、投資60億元的南萬達廣場項目在內蒙古開工建設……志在做大做優做強服務業的內蒙古開啟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
……
為什么能這樣?非同尋常的2023年,歷經三年疫情大考的內蒙古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馳而不息,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中奮起自強,以更加堅定的發展自信推動經濟晉位升級,向著光輝燦爛的高質量發展方向奮勇前行——
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會上,“科學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成為內蒙古“攀親”高質量項目的鄭重宣言!
自治區發布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120條政策清單,推進農牧業優質高效轉型、工業優化升級、服務業提質增效等若干政策措施,為內蒙古重大項目高質量建設開辟道路!
全區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樹立雄心壯志”“大抓發展、加快發展”“推動全年重大項目建設強勁開局”成為內蒙古推進重大項目高質量發展動員令!
……
為什么要這樣?自治區決策層凝聚的共識發人深省:我區發展還面臨諸多成長中的“煩惱”和轉型中的困境。
正視現實,直面挑戰,才能贏得未來。“轉型中,我區必須正視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等現狀與挑戰,必須牽住項目這個‘牛鼻子’,進一步調結構、轉動能、提質量。”內蒙古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經濟師司詠梅就我區如何應對挑戰作答。
對未來最深情的期許,是不懈奮斗。為此,進入2023年,始終不渝為轉型升級“加油助威”的內蒙古,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勇氣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掀起澎湃不息的高質量發展洪流,奏響全區重大項目建設“集結號”。
——瞄準京津冀經濟圈等重點區域,自治區緊盯頭部企業、鏈主企業推動各盟市產業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內蒙古以精準招商的魄力推動重大項目高質量落地!
——自治區政府與多家央企在清潔能源利用、新能源裝備制造、稀土深加工等領域簽署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內蒙古決心為地區重大項目與央企高質量“聯姻”牽線架橋!
……
為什么會這樣?抉擇從歷史深處走來。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及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發展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等重大考驗,內蒙古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等方面的責任更加凸顯。
風云激蕩的時代大潮中,總有一種發展力量穿云破霧、浩蕩前行。前行中,歷史發展的征程雖屢經曲折卻一路伸向充滿希望的遠方。也因此,按照動員令和“集結號”的指向,2023年,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在內蒙古風生水起。
呼和浩特市謀劃實施的重大項目總投資將達5300多億元,新續建現代服務業項目總投資2800多億元。
鄂爾多斯市44個重塑一產重大項目和總投資1100億元的3個新能源及生態治理項目、1個超超臨界清潔火電項目已先行開復工。
包頭市謀劃實施的年產10萬噸顆粒硅和稀土深加工與鋼鐵渣綜合利用等重大項目總投資將超過4400億元。
通遼市博霖原料藥生產基地項目、錦聯易拉罐罐料及汽車板材項目等254個高質量項目已先行開工。
錫林郭勒盟安排自治區級重大項目150個,總投資1232億元,其中的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將超過千億元。
赤峰市先行開復工重點項目426個,今年計劃實施的重點項目、重大項目總投資將超過3000億元。
烏海市32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583.5億元的50個重點項目已先行開工。
烏蘭察布市在先進裝備制造、康養旅游等領域簽約重點項目179個,總投資將超過1600億元。
巴彥淖爾市計劃實施19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將超過1200億元,94個項目已先行開復工。
……
每一段輝煌的歷史,始于每一次踔厲奮發、鏗鏘前行。今天,在追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內蒙古推動重大項目高質量落地的每一步,都將創造充滿希望的歷史。
希望在哪里?內蒙古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雄心壯志作答:今年我區計劃實施政府投資5000萬元以上、企業投資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100多個,總投資3.2萬億元。
希望在哪里?內蒙古以優化投資結構的成績向歷史交卷:今年1-2月,在重大項目推動下,全區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9.6%,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5%。
希望在哪里?打開2023年內蒙古計劃實施的重大項目清單,答案一目了然:這些項目,絕大多數是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支柱產業“聚鏈成群”的大項目好項目。
“大項目好項目帶來大發展,迅速跟進的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就是今天的發力點、明天的增長極。”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張永軍說。
希望在哪里?項目建設一線持續求證“大項目好項目帶來大發展”這一結論:與傳統產業項目相比,僅鄂爾多斯市3個新能源及生態治理項目和1個清潔火電項目投產后,年節約標煤將超過千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將超過3000萬噸。
牽住重大項目“牛鼻子”,奔赴高質量發展光明未來,希望究竟在哪里?生動實踐已然詮釋內蒙古充滿希望的昨天,還將見證內蒙古充滿希望的美好明天!(記者 楊帆)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