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全區農牧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所面臨的形勢,就推進農牧業社會化服務工作作出部署。與會者進行了實地觀摩,學習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農牧業社會化服務是推進農牧業現代化的金鑰匙,事關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農牧業強區建設大局,能夠實現小農牧戶和現代農牧業的有機銜接,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的問題。
推進農牧業社會化服務,有利于促進農牧業生產節本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畜產品有效供給。在節本上,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批量購買各種農資、集中使用農業機械降低生產成本。在增效上,通過實行集中連片作業,既增加了耕地面積,又有利于機械作業。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農牧民轉移就業。
與此同時,農牧業社會化服務可以解決農技推廣能力不足的問題。動物防疫技術推廣方面,去年20個牛羊養殖集中的地區,整縣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示范帶動了19個旗縣開展試點,覆蓋了40%的牛羊養殖,總結提煉的“1+N”菜單式、“公司+農戶”打包式、“防疫診療+”拓展式3種典型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社會化服務組織主動先行先試新品種新技術,拿出從種到收的一整套方案,實現農技推廣從提供單一技術向集成式供給轉變,極大提高農牧業的生產效率。
近年來,內蒙古社會化服務組織快速發展,服務組織達到1.4萬個。目前,全區總結出區域服務中心模式、集體經濟組織服務模式、合作社聯合服務模式、專項服務模式4種代表性的模式。下一步,我區將樹立服務全鏈條理念,以農牧業社會化服務引領現代農牧業發展。(記者 韓雪茹 見習記者 張璐 肖璐)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