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蘇尼特羊肉,喝的是伊利牛奶,穿的是鄂爾多斯羊絨衫……”全國各省市游客近年來一波接一波來內蒙古觀光旅游,吸引他們的正是當地的特色產品。而內蒙古多項特色農畜產品產量創造多個全國第一,也成為我國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目前,內蒙古農牧業已具備年產400億斤糧食、230萬噸肉類、900萬噸牛奶、45萬噸禽蛋、10萬噸絨毛、10萬噸水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
十一五期間內蒙古奶牛存欄、人均占有鮮奶量均居全國首位;牛奶、羊肉、細羊毛、山羊絨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的25%、16%、36%、43%。2011年內蒙古全年肉類、牛奶、禽蛋、絨毛產量分別達到255萬噸、960萬噸、53萬噸和13萬噸,同比穩定增長。水產品產量12.3萬噸,同比增長8%。截至2012年7月,自治區肉類、牛奶、禽蛋產量分別達到94.4萬噸、329萬噸和2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8%、0.46%和3.5%,為奪取全年畜牧業生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驕人的成績的背后,展現了自治區農畜產品加工業經過多年發展所取得的成效,也成長和壯大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形成了一批馳名品牌,有效帶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
如今武川縣的土豆像水果一樣用紙包著裝在箱子里出售,而烏蘭察布市的土豆則加工成了樂事薯片。繼呼和浩特市成為“中國乳都”之后,通遼市正試圖將自己打造成“中國鵝都”。巴彥淖爾市每年將加工50萬噸番茄醬。
目前全區確立了乳、肉、絨皮革、皮毛、糧油、馬鈴薯蔬菜、瓜果、飼草飼料等六大主導產業。十一五期間全區有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自治區級重點龍頭企業258家。28個農畜產品加工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隨著內蒙古將圍繞發展壯大乳、肉、絨、糧油、馬鈴薯等深加工產業,突出打造綠色品牌,將形成產業化經營的區域特色,實現設施農牧業的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農畜產品將在國內外市場的綜合競爭力提高。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