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哪些行業帶動了用電負荷和用電量高速增長?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能源項目投資穩不穩?在5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一一展示了今年前四月內蒙古能源的“成績單”。
據介紹,今年前4月,內蒙古能源經濟特別是新能源經濟總體上穩中向好、穩中加快。蒙西沙戈荒地區3個單體1200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在推進,第三批大基地2280萬千瓦新能源剛剛獲批,新能源單體建設規模已從十萬千瓦級奔向百萬千瓦級。煤炭方面,前4個月,內蒙古調度煤炭產量4.1億噸,同比增長2.25%,其中外運煤炭占比穩定在60%左右,約2.4億噸。
“截至4月底,內蒙古累計并網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670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千瓦時,2022年達到1335億千瓦時,占全區總發電量的20.6%。特別是今年1-4月,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531萬千瓦,是去年同期新增并網規模的5倍。”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綜合規劃處處長張洪軼介紹道。
內蒙古正努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新能源產業高地,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新能源裝備制造全產業鏈發展。張洪軼介紹,目前,內蒙古新能源產業集群和裝備制造基地開始起步,已形成風電裝備整建制配套能力500萬千瓦,光伏組件供給能力1000萬千瓦,制氫設備產能50臺套,儲能設備生產能力可滿足13萬千瓦時裝機需求。
據悉,今年以來,內蒙古用電需求進一步增加,區內供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蒙西地區最大供電負荷3189萬千瓦,較去年同期提高18.2%;蒙東地區最大供電負荷67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提高10.1%。新增負荷主要來自光伏、煤化工、電石、電池材料等行業,分布在包頭、鄂爾多斯、烏海、烏蘭察布地區。
今年以來,內蒙古用電結構持續優化,新產業用電量大幅增長。1-4月,內蒙古碳化硅、風能原動設備制造等新能源產業制造用電量大幅增長,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0.5%、175%,通用設備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高技術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分別達到29.9%、34.7%、26.4%、82.6%。
投資快、結構優、活力足,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運行協調處處長王杰在介紹能源重大項目建設進展時用到了這三個關鍵詞。
關于“投資快”,王杰介紹道,今年以來,284個能源重大項目手續辦理、開復工率均達到55%,完成投資達到354億元,同比增長2倍,也是近年來手續辦理、開復工最好的一年,其中續建項目完成投資29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
關于“結構優”,王杰表示,284個能源重大項目中,新能源項目完成投資273億元,占已完成投資的77%,是去年同期的2.6倍;電力項目完成投資6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前4個月,風光氫儲等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完成投資近158億元,特別是氫能儲能裝備制造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完成投資超過21億元。”談到“活力足”,王杰說,內蒙古加快推動風光氫儲等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建設,針對產業鏈斷點和短點環節,實施精準招商,著力推動能源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向實現新能源裝備制造本地化配套能力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穆皓)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