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特爾:推區林區經濟轉型和草原畜牧業穩定發展 努力實現“三生”統一


    時間:2012-08-03





      8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巴特爾深入興安盟科右前旗烏蘭敖都牧草種植基地,實地了解草木種植情況。

      8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巴特爾在興安盟阿爾山市和科右前旗調研時強調,要加快推進林區經濟轉型和草原畜牧業穩定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及生態良好的良性互動和有機統一。

      為有效保護阿爾山的生態旅游環境,自治區決定在阿爾山、五岔溝、白狼三個林業局全面實施森林禁伐,由自治區財政給予補償資金。禁伐后,林區的經濟如何發展?林區職工的生產生活怎樣?巴特爾一直十分牽掛。一下飛機,巴特爾就驅車先后趕往阿爾山市白狼種鹿場、牛汾臺種苗基地和五岔溝食用菌養殖園區,與林區職工親切交談,詳細了解有關情況。當得知白狼種鹿場大力發展梅花鹿養殖、繁育和旅游觀光業,不僅有效解決了林業下崗職工生產生活問題,而且促進了林區轉產轉型和特色旅游發展后,巴特爾十分高興,對林業局的這一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牛汾臺種苗基地是由五岔溝林業局提供技術服務,林業職工經營管理的種苗種植基地,年出售種苗800萬株左右,產值達到500余萬元,有效促進了職工增收、林區增綠。在牛汾臺種苗基地,巴特爾詳細詢問了種苗的培育、種植、銷售、收入和撫育補貼資金的落實情況。巴特爾對林區職工說,種植戶經營加林業局提供技術服務的模式,走出了一條林區經濟轉產轉型的可行之路,希望你們在這一模式帶動下,辛勤勞動,快速致富。

      五岔溝食用菌種植園區由五岔溝林業局投資200萬元建設,年產黑木耳l0萬斤,產值達300萬元,入園種植戶收入大幅提高。在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后,巴特爾強調,森林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是發展生態旅游業的重要支撐。作為自治區重要的生態旅游區,阿爾山要全面落實好禁伐措施,保護好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此同時,要加快推進林區經濟轉型,因地制宜地發展替代產業特別是特色種養業,切實解決好林區職工的就業、收入、住房和社會保障等問題,推進林區綠色發展、和諧發展。

      草原生態補獎機制是加強草原保護,促進牧業發展、牧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也是巴特爾此行調研的重點之一。在科右前旗烏蘭敖都嘎查牧民巴雅爾家,巴特爾認真翻看了旗政府與巴雅爾簽訂的草蓄平衡責任書,仔細詢問了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落實情況。巴特爾強調,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在自治區的全面落實,不僅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態環境,促進牧區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也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是廣大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普工程。要認真落實好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確保補獎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使牧民真正成為草原生態保護的受益主體,實現牧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在科右前旗烏蘭敖都牧草種植基地,巴特爾實地察看了紫花苜蓿的種植情況。巴特爾指出,苜蓿是優良的牧草,在草原牧區大力推廣苜蓿種植,對于提高畜產品品質、促進草原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治區高度重視苜蓿的推廣種植,將其作為發展建設型畜牧業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各地要充分認識推廣苜蓿種植的重大意義,抓住國家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的機遇,加大投入,科學規劃,加強技術指導和宣傳,充分調動農牧民種植苜蓿的積極性,有效擴大種植面積,為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和興安盟的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來源:《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