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乃瑪岱村葵花籽炒貨廠建設現場,一排廠房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忙著廠房建設的收尾工作。
吉日嘎朗圖鎮是農牧業大鎮,葵花種植面積約18.5萬畝。2021年,乃瑪岱村針對“產業鏈條短,本地葵花籽賣不出好價格”問題,由村集體投資209萬元建成葵花籽色選廠。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種植葵花面積達5萬余畝,每天可篩選葵花20余萬斤,每年可實現村集體經濟純收入8萬元。
“早在2010年,我們村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建成一處集農資、農副產品購銷為主的綜合性集散場地,并由黨支部牽頭成立了杭錦旗百家旺種植合作社,在村內就可以購買葵花種子,還能進行葵花種植技術指導,給村民帶來了方便。”乃瑪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梅旺說。
一粒小小的葵花,除了粗放式的篩選加工出售,怎么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擺在村黨支部面前的一道難題。帶著這樣的困惑,乃瑪岱村黨支部敢于突圍,在今年建起了葵花籽炒貨廠,并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駐村工作隊員和鄉賢能人不斷延長葵花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葵花籽炒貨廠的建成,預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乃瑪岱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了葵花種植、收購、生產、銷售一體化,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發展格局,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種植優質葵花,產品銷往巴彥淖爾、沈陽、北京等地,探索出一條葵花“黃金”產業鏈。
“我們村的葵花篩選廠和色選廠,既為炒貨廠提供優質原料,也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乃瑪岱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旭說。
乃瑪岱村依托獨特的地理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壯大葵花產業,沿著葵花產業鏈越往下游走越有“甜頭”,價格也提高了3到5倍,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的同時,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實現了葵花產業由“初”到“精”的深刻轉變。下一步,乃瑪岱村將依托杭錦旗向日葵產業園,聚焦“一村一品”精準發力,壯大向日葵種植規模,在延伸產業鏈、打造品牌上持續發力,推動葵花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轉自:草原全媒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