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興安盟:特色產業扮靚民族團結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20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在興安盟,黑土地上躍動著鮮活豐富的產業色彩,水稻金、肉牛黃、沙果紅、大棚綠……興安盟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努力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把“好品質”轉化為“好品牌”,讓各族群眾在以“興安盟大米”為代表的特色產業鏈上共同奮斗,共同富裕。


      2022年,“興安盟大米”“太和小米”通過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項目評審,品牌溢價達到20%以上,帶動相關加工、物流、旅游產業產值達到23億元,約10萬人實現就業增收。


      今年以來,興安盟的多款精品特產握指成拳,亮相全國,先后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各大城市開展特產推介,訂單額從十幾億元到百億元不等,蘊含著濃濃鄉情的“土特產”,迅速在全國出圈。包裝精美的“興安盟大米”、優質的牛羊肉、酸甜可口的沙果干、正宗的林區蘑菇木耳……“興安產”日漸豐富,走上了全國人民的餐桌。


      如今,興安盟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和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達1000萬畝以上;興安盟牛肉、羊肉、大米、小米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認證;興安盟肉牛存欄量達142.7萬頭,較去年穩定增長10萬余頭,全盟肉牛標準規模場近500家。


      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征程上,興安盟正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不斷擦亮“土特產”招牌,搭建起各族群眾團結奮斗的“連心橋”,形成了產業發展與民族團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生動局面。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