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特色種植產業園鼓了村民腰包增了集體收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23





      近日,走進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聯豐村一組黃柿子數智產業園的種植大棚,一顆顆成熟的黃柿子個頭均勻、渾圓緊實、色澤鮮艷,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棚區里一片繁忙,村民劉全與其他村民們化身的“產業工人”,正在將成熟的果實進行采摘、分揀、稱重、裝箱……


      “我從2019年開始把土地流轉給園區,每畝地流轉費是800元。我在園區打工,負責種植管理,一個月能掙5000元,雙重收益,一年下來能增收5萬元左右,生活越來越好。”劉全說。


      黃杮子數智產業園是隆興昌鎮在原南瓜扶貧產業園基礎上,引進內蒙古億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升級改造,于2019年開工建設并投產使用的特色種植產業園。園區通過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圍繞市場需求進行銷售,年收益可達630萬元以上。同時,園區通過提供優質種苗、培養產業工人等形式,逐步帶動周邊地區黃柿子產業發展。聯豐村黨支部在將土地流轉給園區的同時,帶動村民入園打工,鼓勵周邊村民種植黃柿子,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過程中,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支部和園區簽訂了種植合同,總收入38萬,除去土地流轉費,村集體收益5萬元,剩余資金用于脫貧戶和監測戶分紅。”聯豐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成說。


      據了解,園區2022年用于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的脫貧戶、監測戶的分紅已達10萬元,覆蓋脫貧戶、監測戶179戶277人,園區每年創造流轉費14萬元,涉及農戶20戶,戶均7000元,園區日常用工70人左右,高峰期用工達到200人左右,每年可增加每位村民勞務收入3萬元。


      劉建成表示,今年,村里新建了24棟冬暖式大棚種植黃柿子,預計今年園區產值能達到800萬元左右,村集體收益可增加1萬多元。


      近年來,隆興昌鎮牢牢把握產業振興主題,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突出重點,破難題、固基礎、謀長遠,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打造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特色產業,將特色產業發展作為工作重心,協助企業深耕產業鏈條,在全力推動產業園區提質增效、企業增產增收的同時,助力集體增收、群眾致富。接下來,隆興昌鎮也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持續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以強鎮富民為根本,讓特色產業的紅利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發動機”、村集體經濟的“頂梁柱”,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倡議打下堅實的基礎。


      轉自: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