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環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綜合實力、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首府開展了大規模、全方位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使市容市貌得到了明顯改善。然而,還有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占道經營、隨意擺攤設點等現象,亟待進行徹底整治。今年,首府將繼續規范、新建40處簡易的、棚架式的便民市場,目前已經建成10個,其余的30個正在建設中。
馬路市場少了
“以前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兩邊都是馬路市場,流動攤販的身影隨處可見,我們平時外出特別不好走,不少賣水果、賣菜的小商販一個挨一個地占去了一多半路面,使原本就不寬的道路變得更加擁擠,過往車輛通行非常困難。城管的工作人員一來,攤販就跑了,工作人員一走,攤販又回來了……”7月11日,家住光彩市場附近的居民劉建國對記者說。如今,在回民區寬巷子、大南大北街等,街面整潔、商鋪井然,成堆的垃圾不見了,占道經營的少了,最大的感受就是道路干凈了。劉建國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平時沒事出來轉轉心情也好了……”這樣的變化還正在首府的大街小巷進行著。
占道經營是市容環境整治的痼疾,采訪中,呼和浩特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無證流動攤販常常占道經營,阻礙交通,成了群眾投訴的熱點、社會反映的焦點和城市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首府市容市貌更加整潔,徹底治理無證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的現象,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結合首府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市容管理疏堵結合和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小街巷規范管理的措施,同時還把新華東街、中山東西路、通道南路、大南大北街、展東路等市區20條街巷定為市容嚴管示范街,在強化市區主干道、重點地段監管力度的基礎上,將占道經營的流動攤點全部引導到附近的便民市場及小街巷內實行統一管理。
截至目前,首府共清理影響市容景觀的馬路市場120多處,共清理取締店外設攤2866個、流動攤販占道經營4145個、馬路加工作業210處。為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彈回潮,首府采取市容管理績效考核和三定一包布崗管理制度,確立專人每天上路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法早市方便市民
7月15日一大早,興安南路華建宿舍樓的許大媽就招呼鄰居們一起去樓下的早市上買菜和水果。許大媽告訴記者,早市的菜價格便宜而且新鮮,所以她和鄰居們幾乎每天都在早市買菜,感覺很方便也很實惠。
據了解,道路便民市場指的是允許攤販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設攤。去年,首府市容管理部門一方面加大清理取締馬路市場、占道經營和流動攤販的力度,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了便民市場規范建設工作,在具備退離主次干道、基礎設施完備、不影響交通、不存在噪音擾民問題的路段建設規范管理便民市場,達到經營有序、環境整潔、服務便民、市容美觀的效果,有效解決了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等問題。
攤販入市結束流動叫賣
便民市場的設立和規范不僅方便了附近居民,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商販的生存發展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便民市場里經營的商販大都是外來人口和低收入家庭,退路入市讓他們結束了打游擊式的流動叫賣生活。“以前賣菜到處打游擊,整天沒個固定的點,城管攆得沒個去處,每天掙的不多還挺累。現在好了,有了固定的攤位,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也省得四處游蕩、風吹日曬地遭那份罪了。”7月10日,在賽罕區創業路便民市場,攤主趙錢旺一邊給顧客稱菜,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便民市場有效防止了城市管理過程中“取締——反彈——再取締——再反彈”的尷尬局面。
嚴查占道經營行為
雖然現在首府市區流動商販得到了整治,但是還有部分商販仍然在道路兩側擺攤設點。7月16日,記者在位于昭烏達路的青城勸業場附近看到,不少流動攤販將攤位擺在了商場門前,因該商場緊鄰昭烏達路,流動商販的占道經營嚴重影響了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時,這里更是混亂不堪……
對于該現象,記者當日采訪了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流動商販占道經營的行為,我們將依據《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禁止在道路、橋梁、人行天橋、地下通道、廣場及其他公共場所設攤經營和堆放物品。露天燒烤攤點及其他臨時經營攤點應當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劃定的區域、時間段內經營。道路兩側和廣場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內的經營者不得擅自搭設檐篷、遮陽布或者超出門窗和外墻設攤經營、堆放物品。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暫扣其違法經營、堆放、搭設的物品,可以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各類擅自舉行的占道促銷影響市容環境的活動,一經發現立即予以清理取締。”
今年新建便民市場40處
“像創業路、電子巷、皮革廠路等便民市場,一開業就吸引了很多小攤販入駐。以前這些流動攤販在大街上四處活動,哪里好賣去哪里,哪里人多到哪里,經常出現馬路市場和占道經營的現象,嚴重地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張志偉告訴記者。
據了解,2011年,呼和浩特市完成了15處棚架式便民市場建設,完成了80處馬路便民市場的規范管理。今年,首府將繼續規范、新建40處簡易的、棚架式的便民市場,目前已經建成10個,其余的30個正在建設中。便民市場的建設主要采用“社區選址、政府投資、城管管理”的模式,利用拆除出來的空地,因地制宜地建立便民市場,由城管組織引導流動攤販進入市場,規范經營,減少了攤販流動給市容管理造成的壓力。張志偉對記者說:“近年來,隨著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城市功能的增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系統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責任落實,推行文明執法和情感執法,把呼和浩特市建設成為一座文明有序、整潔宜居的現代化首府城市。”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