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健康卡,看病方便多了"
通過居民健康卡這個聯結介質,促進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
7月2日,全區衛生信息化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召開。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衛生信息化總體思路是實施“3533”工程: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3級衛生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藥物供應和綜合管理等5項業務應用系統,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蒙醫藥信息標準等3個基礎數據資源庫,完成流動醫療衛生設施、居民健康卡和衛生專網等3項基礎建設。發揮3級平臺橫向聯系樞紐作用,整合5項業務的縱向功能和應用;通過居民健康卡這個聯結介質,促進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其中三級衛生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將在自治區本級和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等地率先試點。
自治區衛生廳廳長畢力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十二五”期間是深化醫改、促進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衛生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信息化工作已經納入“十二五”期間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自治區出臺的云計算機產業發展規劃中,已經將“健康云”納入云數據中心建設計劃,把實現“公共云服務”作為重點示范工程加以推進。這為自治區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據了解,和林格爾縣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就是自治區在執行國家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試點項目時,進行的一個先期試驗。和林格爾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武永栓說:“以前居民的健康檔案都是紙質的,患者看病時必須帶醫療本、身份證、發票之類的證件,現在隨著衛生信息化的建設,患者前來就診只要拿一張健康卡,所有的信息便一目了然。這張卡在和林縣任何一家醫院、衛生室都可以用,里面除了有患者的基本信息還記錄了患者在哪家醫院就診、用過什么藥等情況,這樣更有助于醫生了解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有助于醫生對病情的診斷,從而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自從有了健康卡,看病方便多了,過去看病醫生總會問以前有過什么病,吃過什么藥之類的,有時候我自己記不清,也說不明白,現在有了健康卡,所有的信息都記錄在卡里,一目了然……”,在和林格爾縣人民醫就診的城關鎮石灰窯村村民于全喜高興地對記者說。
和林縣作為自治區衛生信息化建設試點縣,成功實現了縣域內衛生服務系統的數字化管理,實現了衛生信息化建設與衛生業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并在今年3月率先啟動實施了全國首批“居民健康卡”試點工作,提高了區域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標志著呼和浩特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正在向縱深推進,衛生事業在科學管理的軌道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