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高標準農田建設秋冬季“土地平整百日會戰”啟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01





      9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秋冬季“土地平整百日會戰”暨社會資本和農牧民參與工作現場會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和烏拉特中旗召開。今年,河套灌區和興安盟扎賚特旗入選國家首批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烏蘭察布市啟動全國首個旱作高標準農田四級共建試驗示范。截至目前,任務完成比例達56%,高于全國平均進度8%。


      會議指出,全區現已開始進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秋冬季施工窗口期,各地要搶抓施工黃金期,抓好項目施工、資金支付、質量提升、建后管護、試點示范等工作,千方百計將典型模式由“盆景”變“森林”。會議明確歡迎社會資本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農牧民、企業、政府三方共贏,切實轉變“政府干、農民看”現狀,引導農民全周期參與項目建設,建設中要采取“四會、兩確認、六簽字”等方式組織農牧民參與設計審定,落實以工代賑和籌資投勞政策,組織農牧民監督工程質量。建成后通過推廣“以糧定租”、土地入股、技能培訓等方式,讓農戶獲得更多收益。


      據悉,2019年以來,自治區以“三大體系、兩大模式”為抓手開展項目管理,形成“田十一條”加26項配套制度的政策制度體系;“日調度、月通報”加排查整改質量管控體系;“三專管理”加“政銀合作”資金保障體系;聚焦重點區域差異化項目布局模式,“三打破、五統一、一重新”、旱作高標準農田、綠色數字高標準農田等工程建設模式;全區現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989萬畝,占全國總面積5%。建成項目區平均增地1.5%,畝均增糧100公斤,節水40%、節電30%,減肥25%、減藥40%,省工3個,節約成本450元,增收140元以上。用占耕地近1/3的面積,支撐起全區2/3以上糧食總產能,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38%。典型經驗被中共中央政研室等采納,管理模式連續兩年收入全國《農田建設發展報告》。


      會議現場觀摩了五原縣新公中鎮永聯村和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烏鎮村兩個高標準農田建設典型項目區。通報了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利用、鹽堿地綜合利用和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情況。會議還對加快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規劃、全面推動“小田變大田”、高質量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等具體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記者 薛來)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