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上都遺址沖刺世界文化遺


    時間:2012-06-27






      近日,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開幕。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審議36項遺址申報項目。其中包括申請自然遺產的中國澄江化石群和文化遺產的元上都遺址。據世界遺產大會官方網站的日程安排,元上都遺址將于6月29日至6月30日期間接受審議,而澄江化石群也將于7月2日前接受審議。

      36項申報列入世遺名錄

      當地時間6月24日晚7時,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開幕。此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持續至7月6日。屆時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審議36處遺產申報項目,包括5項自然遺產、4項自然及文化混合遺產和27項文化遺產。而除了審議新加入的世遺名錄外,世界遺產委員會還將在大會中審查已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狀況。

      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米特羅法諾娃指出,世界遺產地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是基于當地的價值觀和實踐尤其是對當地遺址的保護成果。

      目前,《世界遺產名錄》共列入了936項世界遺產委員會承認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遺產,包括725項文化遺產、183項自然遺產以及28項自然及文化混合遺產。

      兩項目接受審議

      此次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又有兩處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它們分別是申請自然遺產的中國澄江化石群和文化遺產的元上都遺址。記者從正藍旗元上都遺址申遺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元上都遺址申遺工作啟動于1996年,經過十余年努力后,于2011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元上都遺址作為2012年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

      而申請加入自然遺產的澄江化石群,早在2001年就被批準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1月,正式提出申遺請求。

      兩項提名

      元上都遺址

      位于內蒙古正藍旗草原。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都于此。世界遺產中心的專業委員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曾對元上都遺址進行了評價,指出元上都遺址是一個以亞洲北方游牧與農耕兩大文明之間的融合、碰撞和相互吸收為特征的草原都城遺址。

      澄江化石群

      位于云南,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早期寒武紀化石遺跡。它的發現證明了5.3億年前寒武紀早期地球生命的多樣化,被國際科技界譽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標本產地”和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如果此次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則有望填補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來源: 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