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市到2025年光伏產業使用“綠電”比例或超4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2





      近年來,內蒙古包頭市乘著“雙碳”的東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搶抓機遇,錨定零碳低碳發展方向,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體系。內蒙古包頭市在我國硅產業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記者了解到,2022年,包頭市光伏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全國首批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2023年5月23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上,包頭市被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世界綠色硅都”稱號,這是包頭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今年,包頭市又引進實施63個硅產業項目,上半年晶硅產業產值增長101%,預計到年底將實現產值2000億元,多晶硅產能87萬噸、占全國的40%,單晶硅產能263GW、占全國的40%,切片產能45GW,組件產能32GW,產業規模的持續壯大,為產業各環節提供了豐富的產品。


      到2025年,包頭市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分別占到全國半壁江山、全球的45%。


      加快向下游延伸拓展,抓住當前硅料價格調整窗口期,支持現有鏈主企業向切片加工、電池組裝、光伏電站等全產業鏈發展,繼續引進切片、電池片、組件等下游項目,積極引進N型電池和異質結電池等新一代電池生產項目,謀劃布局鈣鈦礦電池項目,實現上中下游區域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5年,切片產能達到120GW,電池片產能達到72GW,組件產能達到70GW,分別占全國的23%、14%、14%。


      著眼當下,包頭正正充分依托硅產業這個新晉千億元產值的產業集群,努力跳過資源衰退期進入產業再生期,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引來各界注視的目光。


      包頭市工信局數據顯示,包頭市太陽能資源豐富且穩定,年日照時長達3084至3452小時,年可利用天數300至330天,年總輻射量達6000至6439兆焦耳/平方米(相當于212至220噸標準煤),太陽能可開發光伏儲量2800萬千瓦,潛力巨大。


      此外,依托包頭市2個500萬千瓦就地消納新能源開發基地、2個500萬千瓦北電南送新能源開發基地,與包風1和包風2兩條500KV通道銜接,包頭市將產出源源不斷的低價“綠電”,大幅降低硅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為企業應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行證。


      到2025年,包頭市新能源裝機規模將超過火電裝機規模;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將超過火電發電總量,6大新能源基地和4條100%純新能源通道,猶如一顆強有力的“心臟”,為光伏產業在包頭市高質量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動能。


      目前,包頭市N型多晶硅料占比達30%左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90%以上P型多晶硅料可轉化為N型。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光伏(硅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落戶包頭,力爭到2025年,建成在全國光伏產業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技術創新高地;建立先進的產品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先進技術研發中心、認證中心、檢測中心、推廣中心。全力打造“世界級”品牌影響力。


      預計包頭市到2025年光伏產業使用“綠電”比例達到40%以上,為硅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使包頭光伏產品獲得領先行業的更低碳值,為企業通過“碳足跡”認證、進軍歐盟等國際光伏市場拿到綠色通行證。(記者閆廷)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