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財政以支持辦好第四屆中蒙博覽會為重點、以深化招商引資活動為目標,安排相關資金全力提升各類經貿活動質效,助力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
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積極助力第四屆中蒙博覽會辦出高水平、新亮點。博覽會期間,舉辦各類貿易投資推介及會議論壇活動20余場,召開有關國家和地區綜合展、主題展、行業展、國際商品展、國際綠色農畜產品展等各項展會,現場交易額約2.5億元。其中,以“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的國家向北開放經貿洽談會為重中之重,會上圍繞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點經濟合作項目簽約138項,涉及新材料、化工、裝備制造、綠色農商產品等多個領域,累計簽約金額3343億元。
落實招商引資系列活動政策保障,助力優質品牌“引進來”。落實首店首發經濟發展推進會經費保障,支持系列精準招商推介活動,吸引超過120家商業綜合體和品牌企業代表參會。支持召開首屆呼和浩特電商展,吸引京東、阿里巴巴1688、中國推介、南方航空跨境電商等全國大型電商入駐,進一步促進自治區消費升級,釋放消費潛力。
強化企業區外重大展會保障,推動本土企業“走出去”。支持內蒙古優質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助力全區名優特產品企業參加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廈洽會等全國重要展會。2023年,57家企業在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一期的161個展位上參展。52家內蒙古企業攜優質特色產品登上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企業數量和參與人數均創歷屆新高。6家園區和16家企業參加第23屆中國國際投資洽談會,呼和浩特、包頭兩市獲“中國投資熱點城市”稱號。自治區羊絨、制藥、稀土冶煉等領域17家企業赴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參展。
“北開南聯,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自治區財政廳長鞠樹文表示,下一步,自治區財政廳將繼續以辦展參展為契機,在合作平臺搭建、強化貿易促進、優化企業服務等方面提供財力保障,進一步服務和促進國家向北開放。(經濟日報記者 陳力)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