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巴彥淖爾市經濟開發區的內蒙古鼎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篩選從周邊農戶處收購來的葵花籽。經過多道工序,光鮮飽滿的葵花籽被裝入包裝袋。成品入庫后,待海關檢疫合格,這些葵花籽就會漂洋過海銷往海外。
地處黃河“幾字彎”的內蒙古河套地區,依托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等優勢,發展節水、高效、優質種植業,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群化、特色化發展,帶動優質農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等地區。
“每年秋季都是我們公司的出口旺季。”內蒙古鼎業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栢茂說,葵花籽打包、裝車后,統一運到天津港發貨,最終發送給土耳其、埃及等國家的客戶。
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這家公司進行原料基地建設、技術改造升級、國際營銷、品牌建設,主動參加國內外商務展會,多方對接跨境電商平臺。
“河套地區是全國著名的葵花籽集散地,產品深受國內外商家青睞。”孫栢茂說,近幾年公司每年出口葵花籽3萬多噸,價值5億多元人民幣,帶動一批批優質葵花籽走入中東、歐洲等地區市場。
在位于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的黑龍江省恒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分公司生產車間,3條進口色選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經過打磨、去石、水洗、烘干、色選等多道工序后,一顆顆飽滿圓潤、色澤鮮亮的南瓜籽分裝入庫。
該公司總經理趙龍新說,公司近期陸續接到來自美國、印度等國的訂單,現在正趕工生產,確保按時出口。
據介紹,恒源食品公司2012年在杭錦后旗成立分公司,年出口南瓜籽近3萬噸,產品遠銷北美、歐洲等地區。趙龍新說,杭錦后旗生產的南瓜籽,80%的原料從當地廣大農戶處采購。
如今,杭錦后旗南瓜籽產業已形成種、收、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匯聚13家從事南瓜籽仁、南瓜籽油生產加工和銷售的企業。今年,受出口行情較好等利好因素影響,全旗南瓜種植面積增加到10多萬畝。
“我種了10畝南瓜,畝均產300多斤,預計畝均純收入2000元以上。”蠻會鎮紅旗村村民孫方華說。
10月10日,內蒙古烏拉特海關工作人員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一家脫水蔬菜出口企業開展檢查。新華社記者李云平攝
擁有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水土光熱組合優勢明顯,籽仁、番茄制品、脫水蔬菜等農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出口額連續14年位列內蒙古第一。
今年1至9月,巴彥淖爾市農產品出口28.45萬噸,貨值37.7億元。其中,出口19.1萬噸葵花籽,貨值24.2億元;出口3萬噸南瓜籽,貨值7億元。
巴彥淖爾市商務局局長烏德木介紹說,在商務部認定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巴彥淖爾市籽仁、番茄和脫水蔬菜3個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同時入圍。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