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棵草”到“一條鏈”內蒙古推動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7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內蒙古全力推動飼草飼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優質苜蓿種植、擴大全株青貯玉米生產、增加飼用燕麥供給、因地制宜推進羊草種植,超額完成年初核定任務的5%。


      圍繞做大做強奶業、肉牛、肉羊三大產業鏈,推行以需定產、為養而種,提高飼草供應與草食家畜養殖規模、利用模式的適配度,促進種養良性循環。青貯玉米生產、苜蓿、飼用燕麥、羊草等飼草種植面積1772.5萬畝,預計人工種植飼草(干草)產量2000萬噸左右,再加上秸稈飼料化利用、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等,全年飼草供給總量可達8000萬噸左右,整體上可滿足全年草食家畜生產需求。


      區域布局不斷優化。推進黃河流域、西遼河—嫩江流域和牧區寒冷苜蓿產業帶建設,新建優質苜蓿基地74.2萬畝,苜蓿保有面積達到269.4萬畝。以農牧交錯帶、傳統養殖優勢區為重點,推廣全株玉米青貯種植,面積達到1429.3萬畝。依托沿黃灌區、西遼河流域、陰山沿麓和大興安嶺沿麓等區域春閑田、秋閑田、中輕度鹽堿地等土地資源,建設優質飼用燕麥基地,達到213.8萬畝。在東北部草原、西遼河流域、沿黃流域和具備灌溉條件的地區,大力發展羊草產業,羊草種植面積達到55.2萬畝,是上年人工種植近10倍。


      據介紹,內蒙古飼草產業發展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一棵草”到“一條鏈”,內蒙古通過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發展種草養畜合作社和家庭牧場,提升區域內優質飼草自給能力和就近利用模式,草畜一體化發展不斷提速。引導草都、蒙草、正時、優然牧業、現代草業等龍頭企業向飼草優勢產區集中,擴大飼草種植規模,推動種植、收割、加工、儲存、運輸、銷售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80%的全株青貯玉米由種養一體或訂單收購方式生產,90%的優質苜蓿基地實現由專業化飼草企業建設,奶牛規模養殖所需苜蓿正在逐步實現就地就近供應,國產飼用燕麥正在逐步替代進口。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