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代碼中心”)獲悉,2023年內蒙古機構總量增長47.7萬戶,其中農、林、牧、漁業機構增長4.6萬戶,服務業機構增量達11.8萬戶。
日前,《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了9個方面33條舉措。
《意見》明確,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轉變方式、調整結構,改革開放、塑造優勢,底線思維、保障安全,保障民生、凝聚民心等工作原則,實現內蒙古到2027年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國中等水平,到2035年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的主要目標。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的重要安全屏障、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內蒙古發展,不斷探索內蒙古轉型發展的新路徑。《意見》指出,內蒙古應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提升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綜合生產能力。
代碼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內蒙古機構總量增長47.7萬戶,其中農、林、牧、漁業機構增長4.6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幅達17.1%,重要農畜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意見》同時指出,內蒙古應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要措施包括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加強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等。
代碼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內蒙古服務業機構數目大幅提升,服務業機構增量達11.8萬戶。內蒙古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機構數量增長2.3萬戶,機構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6.3%。機構數量的持續提升將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助力內蒙古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記者孫博洋)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