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態為抓手 以科技為支撐 內蒙古錫林浩特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22





      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場的田間地頭,常常可以看到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穩穩起飛,隨著螺旋翼的高速旋轉,噴出的陣陣白霧均勻地散落下來。在無人機遙控器的顯示面板,可以直觀地看到無人機的各項飛行數據,剩余藥量、剩余噴灑面積等實時數據也可以一目了然。使用無人機進行除草、打藥、施肥,費用降了、效率升了、人工省了。科技已經成為錫林浩特科技進田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舉措,既降低了成本又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緊緊圍繞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這一重大任務,以生態農牧業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構建綠色農業體系


      為加強產學研結合,推進企業與“4+8+N”合作主體對接,科技賦能綠色農牧業發展,近日,錫林浩特市召開科技賦能綠色農業發展座談交流會議,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院士潘燦平參會。會后,大家深入錫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場、宏源“馬鈴薯種薯”研發中心、首放食品加工園區、錫林浩特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實地調研錫林浩特市科技賦能農牧業發展情況,了解企業科技需求,以及農畜質量安全檢驗測試能力。


      加強資源保護利用,構建綠色農業體系。優化設施農業布局,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制定設施種植業發展實施方案,重點圍繞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2023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50畝,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2289畝。積極推進智能化高標準設施農業建設,成功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100畝。


      在推進農畜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的全鏈條綠色管控方面,該市加快構建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牧業生產體系。強化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選取采集土壤樣本45處,對全市范圍內耕地評價區域進行土壤類型、土壤質地、肥力等數據收集,選擇土壤深度、穩定性等指標對耕地質量打分,耕地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為保護生態環境,該市采用科學方法和技術,開展控肥增效、控藥減害行動,開展耕地合理輪作,篩選種植優質品種,通過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對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有效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了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目前,該市完成綠色防控面積10萬畝、統防統治面積4萬畝,病蟲危害率控制3%以內,畝均糧食增產達10公斤。同時,開展農牧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推進農產品產地、加工和儲運全過程綠色化,推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該市多次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宣傳工作,作物收獲后派出農技推廣員、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指導農牧民開展農膜回收、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目前該市農膜回收率達83%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創新激發企業內生發展動力


      為進一步提高繁育質量,該市與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錫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著力學習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現代繁育技術,預計年內利用技術支持組建具備高繁殖力的烏珠穆沁羊核心群,有效提升個體產值,助推現代化肉羊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工程化培育、系統化優質繁育。該市深入實施烏珠穆沁羊提純復壯工程,采取種公羊選留、鑒定、年檢、更新淘汰、集中管理、引進擴繁等措施,持續開展基礎母羊整群鑒定、淘汰更新等工作,全面擴大優質肉羊規模效益。


      推進草畜有機結合,飼草產業化保障舍飼育肥發展。自2019年起,該市啟動實施為期3年的毛登牧場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截至目前,累計修復治理面積7.6萬畝。治理后,退化放牧場干草產量提高50%以上。2022年,通過測土配方、切根、補播等措施,毛登牧場1000畝天然打草場提質增效試點項目實現畝均產量翻一番,增至100公斤,預計收益期可達5年以上。推進牧草平臺建設。引進草都草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草畜一體化交易服務園區項目,計劃建設3000平方米綜合服務中心、3000平方米牧草產品加工中心、1.2萬平方米牧草收儲庫、3萬畝飼草料基地,同步打造草畜一體化交易服務云平臺。大力發展經濟雜交肉羊短期育肥。抓好現有20家規模化養殖場,加大扶持力度。同時鼓勵養殖戶和屠宰加工企業之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全面推動養殖、銷售、加工環節的緊密連接。


      創新牧企聯結機制,強化市場經營運作。該市利用全新交易模式,完善牧企聯結機制,積極引大扶強肉羊加工企業,增強龍頭帶動能力,成功舉辦首屆“錫林郭勒羊”推介競價會,會上,7家企業與158家牧戶簽約,出售肉羊18180只,成交總價超2137.9萬元,惠及4個蘇木鎮、13個嘎查、158家牧戶。以錫林郭勒草原羊為核心,在政策、資金、技術的扶持和引導下,養羊已由過去的自宰自食轉變為如今商品化、規模化、科學化養殖,形成了上接企業、下連牧戶的肉羊產業鏈條,成功為企業與養殖戶搭建直接交易平臺,減少中間環節,進一步鞏固擴大了牧企利益聯結機制成果,實現企業持續增效、牧民不斷增收,推動錫林浩特市現代化肉羊產業再上新臺階。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為該市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撐,惠企紓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創新活力,著力讓科技成為生產力,讓農牧民生產生活更加輕松。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行動,聚焦清潔能源、農畜產品加工、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組織推薦諸多科技項目。與此同時,加快培育企業創新主體,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不斷激發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提升科技創新驅動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合,為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下一步,該市將按照守住草原生態這個“命根子”、提高母畜比例這個“錢袋子”、抓牢合作組織這個“牛鼻子”、走好農牧循環這個“新路子”的產業發展路線圖,推進農牧業經濟穩步發展;以綠色為底,加快現代生態農牧業發展,堅持政策鼓勵、市場引導、保障服務,突出特優產業發展,著力保生態、保供給、保增收、保穩定、保質量,助推錫林浩特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薛海軍 通訊員 武曉瑞)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