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農牧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確保“薪情”無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盧穎石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內蒙古政府將開展欠薪預防整治專項行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屬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各司其職、壓實責任,成效顯著。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將開展欠薪預防整治專項行動列為43件民生實事之一,共辦結國家、自治區平臺欠薪案件8194件,追發工資6604.66萬元。全區各級人民法院判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42件。2024年,內蒙古政府持續將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治理納入民生清單。
為了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自治區政府印發《關于做好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若干措施》,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了《條例》相關條款,規范和鞏固了自治區經驗做法,從明確工作職責、注重源頭治理、創新監管模式、查處違法行為和健全工作機制等五個方面二十條具體措施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
內蒙古要求各地區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勞動用工管理,落實工程建設領域實名制管理制度,將所有在建項目納入實名制平臺監管。工程建設領域主管部門要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強化建筑工人實名制平臺應用,及時上傳項目工程信息及考勤數據,建筑工人實名制項目數據更新率保持在90%以上。
在建項目要嚴格落實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推行分包單位農牧民工工資委托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和施工現場維權告示牌制度。采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和工程建設領域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專人包片包項目的監管模式,依法對在建項目工資支付制度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升級和改造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推進平臺與住建領域實名制管理平臺、“互聯網+監管”系統的對接,逐步實現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全過程動態監管。
圍繞解決案件處置質效不高的問題,內蒙古加大了欠薪線索督辦力度。各級人社部門以全國、自治區欠薪線索反映平臺、領導批示、信訪交辦、網絡輿情、實地受理案件線索為重點,建立全口徑欠薪案件線索查處臺賬,對反映的欠薪線索第一時間對接屬地和行業主管部門,盯辦核處情況,提高辦理質效,確保實現拖欠農牧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98%以上的工作目標。
人社、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門著力加大陳欠積案化解力度,確保化解一件、銷號一件,清倉見底、案結事了。同時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公安機關主動介入解決欠薪問題,加大欠薪犯罪行為懲治力度,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對欠薪責任主體開展聯合執法。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審判,切實提高案件辦理效率。(記者劉欣榮)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