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國跑業務,不用參加展銷會,只要在網上‘趕集’,也能搶回訂單來。”日前,內蒙古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點開阿里巴巴國際站“刷屏”,看看還有沒有新客戶下單。
前些天,公司往菲律賓連發兩票熟制葵花籽,總共49噸重。“雖然量不大,卻是我們嘗試做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第一步。客戶是從沒見過面的新客戶,我們的外貿朋友圈又多了一員。而且,和一般貿易出口不同,通過跨境電商出口貨物,海關還提供優先查驗、放行和無紙化通關等便利,降成本,提效益,見實惠。”李文說。
在內蒙古,約七成的出口農產品來自巴彥淖爾市,葵花籽、番茄醬、脫水菜都是海外的搶手貨。2023年,烏拉特海關引導20多家龍頭企業先試先行,推廣跨境電商B2B(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業務,把外貿從線下做到了線上;另外還協同商務部門認定和備案5個遠在印尼、土耳其、柬埔寨和俄羅斯的公共海外倉,助力企業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海外倉業務。
“除了培育外貿出口新業態,我們還疊加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RCEP協定關稅減讓和原產地規則享惠等政策紅利,力促農產品出口。同時還申建了全國首個籽仁類農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幫助企業‘破壁筑籬’。2023年,巴彥淖爾市出口農產品65.5億元,同比增長31.4%,蟬聯內蒙古15連冠。”烏拉特海關監管四科科長祁海波介紹。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2023年內蒙古農產品出口首次突破90億元,達到93.9億元,增長33.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葵花籽、蔬菜及食用菌出口增勢良好,分別出口50.8億元,9.6億元,分別增長34.6%、57.4%。
出口量增長的同時,內蒙古農產品出口結構持續優化。2023年,內蒙古出口農產品中深加工產品出口增勢喜人。其中番茄醬罐頭出口6.3億元,增長27.6%;食用植物產品出口4.9億元,增長14.4%。此外,內蒙古農產品出口“朋友圈”不斷擴大,在深耕傳統市場的同時,內蒙古農產品不斷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出口市場明顯趨于多元。2023年,內蒙古對俄羅斯、蒙古國等傳統市場出口農產品14.6億元和4.7億元,分別增長72.2%和54.3%;同期,對歐盟出口9.1億元,增長40.2%。(記者劉欣榮 通訊員蔡亞軍 陳東)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