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內蒙古環境保護廳廳長安國通


    時間:2012-04-26





    環境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問題。當前,群眾對環境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要求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訴求日益強烈。近年來,我區環保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環保工作當前面臨怎樣的形勢和任務,“十二五”期間的重點任務是什么?就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廳長安國通。

      問:“十一五”以來我區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答: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污染防治和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環境執法監管的職能作用日益強化。

      “十一五”時期,主要污染物減排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是國務院考核自治區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兩項約束性指標,也是環保部門的硬任務。為推動工作落實,自治區先后出臺了24個行政規章。自治區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在全區經濟快速發展、新建項目大幅增加、環保基礎工作薄弱的形勢下,圓滿完成了國家考核目標任務。

      經環保部核查認定,2010年全區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下降4.25%和7.47%,完成國務院下達減排目標的109.51%和110.61%;主要污染物減排監測體系建設和運行考核結果為74.6分,高于全國平均成績2.8分;4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考核結果為好,順利通過國家“十一五”流域考核驗收。

      積極履行環保服務民生的職責,著力解決水、空氣、土壤等群眾最為關心的環境問題,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通過實施電廠脫硫設施改造和區域聯防聯控,加快推進集中供暖、減少原煤散燒、清潔能源替代等措施,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全區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嚴格流域治理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十一五”期間,通過開展污染源分布密集、水質污染嚴重河段集中整治,全區流域水質明顯改善,由“十五”的中度污染轉變為輕度污染。持續開展各項環保專項行動,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一些影響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以整治突出的環境問題為重點,環保部門開展了重金屬污染企業治理、礦山尾礦庫和重點行業企業及化學品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活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久拖不決的環境違法案件得到依法處理,特別是對偷排超排、無故擅自停運排污設施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

      問:當前我區環境保護工作面臨怎樣的形勢和任務?

      答:未來一個時期,我區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工業結構仍以能源、重化工為主,對資源、能源的依存度依然較高,污染物產生量將持續增加,總量控制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容量與承載能力日漸不足。既要實現發展目標,又要完成減排指標,即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是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雙重使命。 2012年我區減排任務由2項變成4項,減排領域由工業領域擴大到農業源和交通領域,特別是隨著公眾的環境訴求不斷提高,環境矛盾將日益凸顯。農村牧區環境污染及重金屬、機動車尾氣、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問題逐步顯現,重點行業環境隱患越發突出,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防范的壓力持續加大。

      問:“十二五”期間我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是什么?

      答: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建立減排長效機制,確保完成污染減排任務;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大力改善環境質量;做好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國家確定我區“十二五”的減排指標是:與2010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6.7%,其中工業源和生活源下降7.5%;氨氮下降9.7%,其中工業源和生活源下降9.5%;二氧化硫下降3.8%;氮氧化物下降5.8%。經測算,我區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占減排基數的70.1%和23.1%,機動車尾氣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減排基數的17.8%。從“十一五”減排總體情況看,減排工作還存在著責任落實不到位、推進難度增大、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監管能力不足等問題,“十二五”必須進一步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在重點領域下功夫,嚴格倒逼機制,確保完成任務。

      要認真組織實施自治區境內松花江、黃河中上游、海河、遼河4個重點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推進規劃項目實施。切實加強重點區域和城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突出揚塵污染防治、工業廢氣及異味治理、汽車尾氣排放控制三個重點,深入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特別要強化對制藥、味精等發酵行業的污染防治,嚴格環境監管,切實解決廢水、廢氣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要嚴格執行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認真做好城市空氣中PM2.5和臭氧等指標的監測工作,使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結果更加符合實際。

      我區有色金屬生產加工企業點多面廣,是國家確定的14個重金屬重點防控省區之一。由于降雨量小、地表徑流少等自然因素,近年來雖然沒有發生大的重金屬污染事故,但隨著涉重產業的快速發展,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將大幅增長,防治任務進一步加重。為此,必須嚴格涉重項目準入,強化考核及責任追究。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十二五”環保工作的重點,已列入國家重要議事日程。當前,我區農村牧區普遍面臨著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嚴重,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向農村牧區轉移等突出的環境問題。因此,必須堅持城鄉統籌、梯次推進,以開展農業源減排和土壤加密調查為著力點,加強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十二五”期間,要以法治建設為基礎,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完善監管機制、加大監管力度,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水平。要加強法規體系建設,提高執法效能,嚴格執法監督,持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保護環境就是珍愛生命。要切實把群眾能夠“喝上干凈水、呼吸上清潔空氣、吃上放心食物”作為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來抓,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