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首家高校國家級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在包頭揭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20





      記者從包頭醫學院獲悉,全國高校綜合性教育實踐體驗基地——內蒙古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教育實踐體驗基地在包頭醫學院揭牌。據了解,這是自治區首家高校國家級綜合實踐教育基地。


      在教育基地藥植園里,藥學專業學生張慧茹正在翻地松土,種植養護藥植。“這里不僅有很多中藥材,還有蒙藥材,通過觀察這些植物,我們能把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提升我們的專業水平。”張慧茹說。


      包頭醫學院藥學院生藥教研室主任張春紅正在智能溫室給同學們上課。“基地共承載五項功能,包括教學實踐基地、科普宣傳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基地、民族藥研究領域的產學研基地。”張春紅告訴記者,每年,基地將承擔近千名學生的近200學時的實踐課程和上萬人次的科普教育,還承載引導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研究,近年來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及獲獎35項,其中獲國家級獎項7項。此外,依托基地批準認定了5個省級平臺,申請科研項目20余項,經制定發布了國際標準1個、行業標準6個、地方標準44個、專利8項。


      記者了解到,經過15年的建設,內蒙古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教育實踐體驗基地已建設成為占地15000平方米,由藥植園、種質資源圃、智能溫室、中蒙藥館、種質資源庫和人工氣候室及標本館7部分組成的綜合實踐基地。目前,基地共種植藥用植物約200種,涉及57科142屬。其中,作為現行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基原植物110種,作為現行版“部頒標準”收載的基原植物9種,作為《內蒙古蒙藥材標準》收載的基原植物70種。中蒙藥館固定展品1000件,儲存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內蒙古地區)蠟葉標本3萬份。


      “我們將發揮綜合實踐基地的作用,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多機會,從德智體美勞入手,為市民、中小學生、學齡前兒童提供科普、教育平臺,不僅有線下的交流體驗,還要開發網絡資源,讓大家遠程享受校園資源,為包頭市教育高地、醫療高地、文化高地建設發揮更多、更大作用。”包頭醫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王振旺表示。(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張建芳)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