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稀土產業揚帆起航再出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4





      1934年,地質學家何作霖向世界鄭重地宣布,中國在內蒙古白云鄂博的礦石中發現稀土。1959年12月30日,包鋼第一爐5噸稀土硅鐵合金正式出爐,標志著中國稀土工業從內蒙古開始起步。“神舟”問天、“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稀土影響著世界,稀土服務著未來。


      內蒙古的稀土產業緊隨鋼鐵,在同一時期建成投產,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內蒙古的稀土工業就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關注。


      2023年以來,內蒙古全力搶抓重大戰略機遇,以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為目標,加快提升內蒙古稀土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有效提升資源掌控力、產業引領力、科技創新力和國際影響力,強力推進內蒙古稀土產業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


      包頭市全速推進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頭部企業積極拓展市場、提升產能利用率,加快推進韻升科技、科田磁業、安泰北方科技、大地熊等在建重點磁材項目建設,擴大高端磁材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比,推動稀土產業向終端應用領域延伸,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


      中車電機、北科交大機器人進一步擴大產品規模,英思特、江馨微電機、金蒙匯磁等提升生產裝備和工藝,繼續在永磁消費電子產業方面擴大高端市場份額,推動北方中加特、北方嘉軒、金風電機等項目盡早達產創效,推動永磁電機產業早日上規模、占市場,形成集聚效應。


      在此基礎上,內蒙古統籌抓好儲氫、合金、拋光、光功能、催化等材料及助劑等產業發展壯大,不斷創造新的增長點,壯大產業規模。高效發展稀土儲氫材料和拋光材料,推動國瑞科創固態儲氫裝置、天驕清美二期拋光粉、金蒙匯通高性能拋光粉和拋光液項目、中科蒙稀藥用催化劑項目向高端應用突破,支持中科再生、三隆新材料、明芯稀土、新雨稀土等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稀土特殊功能材料。


      目前,內蒙古已集聚了北方稀土、寧波韻升、中國中車、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銅業、安泰科技、盛和資源等8家稀土產業相關上市公司,2023年,內蒙古稀土行業實現產值近800億元,創歷史新高。獲評內蒙古第一批自治區制造業冠軍(稀土),稀土產業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隨著“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雙碳”“雙控”“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大內需和刺激消費戰略的實施,內蒙古推動稀土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形成了國內最完備的稀土領域技術創新體系。涵蓋研發、測試評價、情報分析、標準制定、中試實驗、成果轉化各個環節,目前內蒙古稀土這些工作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不但擁有國內外最大的稀土專業綜合性科研機構—包頭稀土研究院,還建成7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7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5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6家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上海交大等20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建了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等10余家新型研發機構。先后組建了內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10多家稀土應用研發機構,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進入實體化運營。整合稀土企業、稀土科研院所和金融機構,形成政、產、學、研、融、用為一體的稀土創新體系。


      通過不斷創新技術與裝備,內蒙古建成全國首臺套固態儲氫系統示范裝置,實現“高純稀土金屬關鍵制備技術”自主轉化,中重稀土金屬產品首次在內蒙古規模化生產。成功突破了低氧氟化物制備技術、高品質低成本釓/鋱制備技術等多項稀土金屬及其合金制備關鍵難題,實現了釤、銪、鐿、釓、鏑、鋱、鈥、鉺、釔、釓鐵/鎂合金、稀土鋅合金、稀土鎳合金等多種中重稀土金屬、稀土合金、靶材的批量試制(稀土院),提升中重稀土產業規模,提升白云鄂博礦中重稀土產能產量,擴展高純稀土金屬、中重稀土金屬與合金等差異化產品,不斷提升稀土產業全系產品規模效益。


      內蒙古的稀土信息交流、檢驗檢測、產品交易等平臺也已形成,目前不但擁有國內唯一專門以各類稀土產品為交易品種的現貨交易平臺—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還在“稀土+”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定價中心、融資中心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連續成功舉辦“十四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發展論壇,匯聚了產業、科研、貿易交流的信息,已成為國際稀土產業前沿科技交流平臺、科研成果發布平臺、產業發展方向探索平臺和招商引資合作平臺,是打造“世界稀土之都”的重要窗口。現在包頭市200多家稀土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27%;參與制(修)訂各類稀土標準占現行標準的70%;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稀土)順利通過驗收,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項目就地轉化,推動內蒙古稀土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拂面春風好借力,正是揚帆起航時。內蒙古自治區以構建高質量稀土生態圈為使命,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價值邊界,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產業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以構建新質生產力為基礎,塑造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構建“兩個稀土基地”新框架,引導產業向高端高附加值領域發展,勇擔“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的時代重任,緊緊抓住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重大政策機遇,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以稀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承擔國家使命、服務國家戰略,奮力向著“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邁進。(記者劉欣榮 通訊員爾立)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