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市“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11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多措并舉,在稀土產業方面扎實發力,“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按照包頭市委“一年鋪開,兩年出形象,三年見實效”工作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全面啟動建設,2棟鋼結構廠房已投入使用,6月底前一期7.2萬平米標準廠房全部具備入駐條件;全國最大的永磁電機制造企業臥龍電驅落戶包頭,永磁電機項目5月20日正式開工;全球最大的10萬噸級稀土綠色冶煉分離項目主體廠房封頂,年底一期5萬噸建成投產。


      稀土產業取得多項突破


      近年來,包頭真抓實干,全市稀土產值由2022年的677.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29億元,增長22.4%。包頭現有稀土企業209家、規上工業企業8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家,較2022年分別增加30家、22家、20家,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家,實現了稀土領域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零的突破。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企業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的拋光粉生產企業天驕清美,全國綜合實力前十強磁材企業7家落戶包頭,8家稀土企業進入擬上市企業梯隊。冶煉分離產品就地轉化率由80%提高至88%,形成了從采礦到終端應用完整的產業鏈。


      此外,包頭圍繞稀土產業發展,實現了勘探、冶煉、加工等方面的多項突破:白云鄂博找礦行動取得突破,白云鄂博礦稀土資源勘查已納入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發現了新礦物“白鴿礦”“鈮包頭礦”白云釔鋇礦“,并獲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取得突破,北方稀土年產4000噸釹鐵硼廢料回收自動化生產線,年內建成投產,填補了包頭市釹鐵硼廢料回收產業空白。稀土冶煉分離提質擴能取得突破,北方稀土10萬噸級稀土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年底一期5萬噸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供應基地地位更加鞏固。海外稀土資源利用取得突破,與多家大型企業達成合作,獲取離子礦、獨居石等海外稀土原料供應,稀土資源掌控力和國際影響力得到提升。


      建稀土新材料基地


      錨定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持續擴大產能、提升新材料產量。2023年稀土新材料產量近10萬噸,綜合規模全國第一。不僅如此,包頭市還立足建設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多角度、全方位推動稀土應用產業進一步拓展深化。永磁電機產業呈現集聚發展,以臥龍電驅頭部企業為代表,落地永磁電機項目14個,年底落地30個以上。稀土合金應用持續壯大,攻克了稀土鋼、稀土鋁合金關鍵技術,年底實現稀土鋼產量135萬噸、稀土鋁合金產量92萬噸,建成全球領先的稀土合金材料應用基地。


      同時,固態儲氫裝置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牽頭研發的全國首臺套固態儲氫系統裝置,實現儲氫材料應用回收利用技術突破;包鋼集團實施的6噸裝載機與49噸氫燃料重卡研發項目、3.5噸固態儲氫叉車配套固態儲氫加氫站項目,進一步豐富了固態儲氫裝置應用場景。高豐度鑭鈰元素應用大幅提升,12萬噸鑭鈰應用轉化項目和1萬噸高端稀土基復合催化劑項目建成投產,新增鑭鈰元素消化量1.5萬噸以上。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包頭高能級平臺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優化重組,天和磁材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北方稀土國家稀土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通過驗收,國家級稀土創新平臺達13個。稀土原創技術不斷涌現,建成”高穩定性釤鈷永磁材料“等15條中試示范線,布局建設全球首臺套釹鐵硼磁體粘結工藝與燒結工藝融合制造、國內首臺套稀土彩色墨水屏等18條中試線。成功研發國內首個自主成套稀土多元合金鍍層鋼板。轉化重點科技成果11項,授權稀土領域專利395件,發布標準87項,占國家及行業標準65%以上。(汪黃任)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