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著力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全完善制度體系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專場發布會。自治區民政廳、人社廳、住建廳、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會上介紹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舉措。
內蒙古民政廳黨組書記亢學棟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加快補齊工作短板,回應農村牧區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是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重點,事關全區農村牧區老年人幸福生活。今年以來,民政廳加快發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在完善制度設計、提高供給能力、優化管理服務、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構建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新格局。民政廳聯合農牧廳等13個部門圍繞“加快發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制定印發了實施方案,細化了“健全縣鄉村家庭養老服務網絡、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強化工作保障 ”四方面17條具體舉措,通過明確蘇木鄉鎮、嘎查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定和具體標準,讓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有據可依、有標準可執行。
創新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新模式。根據老年人口分布情況、服務需求和現有設施基礎,科學布局農村牧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探索實行“黨建+志愿+積分”養老新路徑,創新推廣“固定+流動”牧區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完善農村牧區養老服務網絡。截至10月底,全區累計建成蘇木鄉鎮養老服務中心570個,建成村級養老服務站(含幸福院)6217個,農村養老服務覆蓋度、可及度進一步提升。
提升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新質效。印發《加強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相關措施》,明確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落實政策待遇等任務要求,為全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嚴格標準遴選30個養老護理員培訓培養基地,不斷拓寬養老服務人才職業發展路徑,助力解決人才短缺問題。深入推進部門協同監管,出臺《養老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進一步壓實機構責任,增強安全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安排中央福彩公益金4308.75萬元用于旗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工程建設、維修升級消防等基礎設施,嚴守安全底線。
據悉,下一步,自治區民政廳將在推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上持續發力,通過優化布局、提升改造、拓展功能,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匯聚,加強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功能。(記者 寇雅楠)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