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獲悉,“十二五”期間,內蒙古規劃治理京津風沙源2250萬畝,進一步維護京津地區生態安全。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緊緊圍繞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戰略目標,因地制宜采取多項措施加強京津風沙源治理,規劃完成人工造林865萬畝、封山育林935萬畝、飛播造林450萬畝,重點在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等區域建設以樟子松、沙地榆為主要樹種的百萬畝人工林基地。
據了解,在治理京津風沙源過程中,內蒙古實行“保護與建設并重”“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對于嚴重沙化、生態極度脆弱的區域,內蒙古實行圍封、轉移戰略,實施生態移民,建立健全管護體系,促進自然修復。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國家六大生態建設工程之一,于2000年緊急啟動,涉及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和天津的75個縣旗、市、區,其中涉及內蒙古31個旗、縣、區。目前,內蒙古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區的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沙化土地凈減少443平方公里。
來源: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