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今年決定投入資金4000億元惠民生,使全區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各項社會事業更加完善。
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經濟實力有了較大提升,但欠發達的基本區情沒有根本改變,全區還有150多萬農牧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城鎮還有80多萬的低保對象。
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富民與強區并重、富民優先,提出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同時采取一系列務實舉措,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落到實處。去年,自治區財政積極落實區黨委、政府為群眾辦“十二件實事”和“十項民生工程”,籌措資金780億元。農牧區五保對象、城鎮“三無”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取得新突破,撥付農牧區五保供養和城鎮“三無”人員供養資金1.09億元。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解決貧困人口脫貧是民生建設的重中之重,要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全區以增收為核心,大幅度提高扶貧標準,實施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移民扶貧三大工程,力爭今年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貧困人口減少30萬。從今年起,內蒙古自治區本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0億元以上,全區要力爭通過5到10年的努力,使全區266.6萬貧困人口脫貧。
自治區新一屆黨委提出了新的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地方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5%,經濟發展綜合水平、經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