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改革破難題釋放水資源“增值空間” 內蒙古主動求變“活”水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11





      2025年,內蒙古將節水行動納入“六個行動”重大部署,把節水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擺在治水管水空前重要的位置。作為嚴重缺水地區,內蒙古持續求變解題釋放水資源“增值空間”。今年2月,內蒙古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為節水行動“量體裁衣”,明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突出抓好農業節水、加快推進工業節水等9個方面30項具體舉措,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一場節水攻堅戰在北疆大地全面打響。


      走進河套灌區水量信息化監測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河套灌區需水評估、水量調配、方案對比、灌溉調度等模塊。


      “這是河套灌區數字孿生應用測試平臺,通過遙感數據與地面監測站,可以快速精準掌握灌區用水情況,并實時反饋到系統中,使分水調度更加高效準確。”內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永濟分中心副主任姜杰介紹。


      在數字孿生灌區永濟灌域試點,自動化監測設備已覆蓋至毛渠,渠道管理員通過手機App啟閉閘門、控制流量,按需進行灌溉,大大提高了灌區科學分水調度水平。


      不只在河套灌區,近年來察汗淖爾流域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新增取用地下水,切實落實農業節水各項措施,共實施“水改旱”項目24萬畝,封停灌溉機電井2293眼。同時,調整周邊種植業結構,通過種植優質飼草、建設高標準農田、大幅度壓減高耗水作物、擴大低耗水耐旱作物種植等一系列措施,為“鹽堿白”的察汗淖爾披上了綠裝。


      “《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通過加強用水總量指標管控、分行業確定節水指標、分盟市確定節水目標等關鍵環節的硬約束,倒逼全區域、全行業節水,不斷提升自治區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內蒙古自治區水文水資源中心節水促進處副處長王俊介紹。


      節水目標,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需要各部門長期堅持、持續發力。內蒙古堅持“四水四定”原則,不斷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高質量用好每一滴水。


      確定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內蒙古按照自治區“十四五”水資源配置利用規劃、“十四五”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將全自治區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逐級細化分解到盟市、旗縣,地下水進一步細化分解到371個地下水管理單元,嚴格區域用水總量控制,強化用水效率準入條件。


      健全水資源法治體系——成立自治區副主席任組長的水資源節約利用專項組,出臺《內蒙古自治區地下水保護和管理條例》,修訂《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節水灌溉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總體方案、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一盟(市)一策”(2023—2025年)和解決“大水漫灌”問題促進農業節水增效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接連出臺,明確全區水資源節約利用總體目標和具體推進措施,細化各盟市重點任務。


      嚴格用水強度管控——管網覆蓋范圍內年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工業、服務業用水戶全部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突出抓好規劃水資源論證、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節水評價等重點工作,從源頭上嚴把水資源開發利用關口,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自治區將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逐年分解到盟市,再由盟市分解到旗縣,并對上一年度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一項項舉措的落地,一份份方案的出臺,讓內蒙古節水工作有章可循,隨著節水工作持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走進鄂爾多斯雙欣電力有限公司節能技改項目現場,一個不吐白煙的“大煙囪”是工業節水的“法寶”之一。技改后的冷卻塔實行管道密閉式循環冷卻,塔下方安裝空氣循環裝置,依靠內外空氣循環實現塔內冷卻,節省大量冷卻水。


      “目前冷卻塔節能技改工程一號機組已建成投產投用,預計年節水量可達400萬噸。”鄂爾多斯雙欣電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


      2024年,內蒙古建成自治區級節水標桿企業4家、節水型企業28家、節水型園區7個,2家企業入選國家水效領跑者企業。典型引領效應促使工業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內蒙古聚焦城鎮節水降損,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聚焦高漏損地區,改造老舊破損供水管網400公里以上,持續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嚴控高耗水服務業和特種行業用水。


      2024年11月,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烏海分行為烏海藍益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發放500萬元“水權貸”,標志著烏海市首筆“水權貸”落地。


      “烏海市率先在自治區建設地級市水權交易電子平臺,該平臺依托全國水權交易系統,在烏海市門戶網站布設烏海市水權交易電子大廳與監管端,引導烏海市用水戶統一開展交易,加強交易監督管理,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用水權改革提質增效。”烏海市水資源服務中心副主任盧思穎介紹。


      內蒙古近年來積極推進用水權改革工作,持續釋放水資源“增值空間”。印發《關于推進內蒙古自治區用水權改革的實施意見》,積極培育活躍的用水權交易市場,扎實推動黃河取水指標在總量控制內按照水權交易機制實行優化配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加強重點用能用水單位節能節水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項目。“內蒙古將繼續聚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節水行動,管好水資源,用好每滴水,不斷提升自治區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安全保障。”自治區水利廳廳長生效友說。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