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化開放通道更加便捷,承運貨物日益豐富,落地加工產業不斷壯大……內蒙古20個口岸動能強勁,奮力拓展著新的開放實踐。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依托諸多鐵路、公路、航空對外開放口岸和眾多邊民互市貿易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綜合保稅區等開放載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蒙古活力迸發。
擴規模優結構 鞏固出口新優勢
迎著春風,走進鄂爾多斯市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在遠景動力的智能化生產線上,一塊塊高能量密度鋰電池整裝待發。這家全球領先的智能電池科技企業,依托鄂爾多斯完備的產業鏈,將產品遠銷到了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市場。
綠色賦能,“新三樣”引領新賽道。2024年,鄂爾多斯市“新三樣”產品出口38.3億元,增長67.3%,占內蒙古“新三樣”產品出口的91.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外貿”成績單。從“烏金之城”到“綠能之都”,“新三樣”產品出口已成為拉動鄂爾多斯市外貿增長的重要因素。
鄂爾多斯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促進新能源產品擴大出口,鄂爾多斯海關優化新能源產品“保稅+倉儲”模式,綜合運用賬冊核銷、庫位管理、智能卡口等手段,保障貨物高效進出綜合保稅區,實現出口新能源產品退稅“入區即退”。2024年,鄂爾多斯市新能源產品入區保稅倉儲貨值36.9億元,保稅倉儲貨物出口退稅“入區即退”約2.4億元。
在一批批“新三樣”產品走出國門的同時,“中國制造”二手車也通過內蒙古口岸暢銷國際市場。2024年以來,內蒙古在二連浩特、滿洲里、海拉爾認定3個(首批)二手車出口基地,為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帶動全區二手車出口高速增長,去年全年累計出口二手車8357輛,同比增長68.3%。
“今年我們將繼續推動進出口擴規模優結構,用好國家和自治區穩外貿的各項政策措施,推動二手車、‘新三樣’、中間品等商品出口擴大規模。”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通道”到“產業” 釋放樞紐新動能
如何用好口岸“進”的產品,是推動高水平開放必須作答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內蒙古依托暢通的口岸通道,做好落地加工文章,現已形成煤焦化工、糧油深加工、鉀肥加工、木材加工、羊絨加工等8大類落地加工產業。滿洲里油氣化工、紙塑紙漿園區,二連浩特千萬噸鐵礦石、百萬噸糧油、萬噸畜產品加工基地,策克千萬噸煤炭儲配基地加快建設,進境大宗商品落地加工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連浩特口岸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綜合性樞紐口岸。為發展壯大口岸經濟,2023年二連浩特口岸啟動實施“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截至2025年1月,互市貿易額累計達到15.31億元,其中落地加工貿易額8.42億元。貨物主要包括糧油、絨毛、肉類,交易國別涵蓋了蒙古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目前,二連浩特口岸共有落地加工企業20家、邊民互助組23個、邊民合作社7個、邊民備案人數超1.3萬人。
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每年有大量的木材、鉀肥、糧油等資源經該口岸進境。借助這一優勢,滿洲里市推動“口岸貨物+園區落地加工”聯動發展,目前加工產業呈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之勢。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凌云表示,今年,滿洲里市繼續堅持“貿工一體”的發展思路,重點錨定木材、糧油、液化石油氣、鉀肥等進口資源,做大做強落地加工產業,有效破解“酒肉穿腸過”問題,加快構建起既能服務國家戰略又能支撐地方經濟的產業集群,為內蒙古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貢獻更多力量。
智慧口岸“鏈”動世界 暢通物流新動脈
在策克口岸,一輛輛滿載煤炭的貨車駛入貨運通道,快速通過智能卡口,AGV無人駕駛車輛在物流園區高效運轉。
策克口岸是全國首個實現自動駕駛的陸路口岸。自創新實施AGV無人駕駛和5G通信系統無人駕駛跨境運輸以來,口岸產業附加值和運輸效率不斷提升,2024年策克口岸通關過貨量累計超2400萬噸,創開關以來歷史新高。
在二連浩特鐵路口岸,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披星戴月、跨越山海、加速奔跑、“鏈”動世界。從2013年接運首列中歐班列以來,截至目前,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累計接運數量已突破18000列。
目前,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境班列可通達德國、波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的60多個地區,國內涉及中歐班列大部分首發城市,集聚了天津、安徽、湖南、四川等10余個省市區的貨源。通行線路由開行初期的2條增至71條,運輸貨物從最初的金屬、化工、服裝鞋帽為主,逐步轉變為現在以國產汽車、家用電器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增長態勢明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莊河表示,今年將立足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融入自治區自貿區創建工程,不斷提升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的承載能力和后方通道的集疏運能力,加快數字口岸建設,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組織好中歐班列開行,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提供運輸支撐,以高質量口岸運輸服務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對外開放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設施。2025年,內蒙古將圍繞口岸貨運量實現1.3億噸目標,穩步推進口岸85個重大項目開工率達95%以上,竣工50個以上。完成滿洲里、二連浩特智慧口岸試點建設任務,全面啟動“1+7”智慧口岸建設。全區重點公路口岸全部實現智能卡口系統建設應用,完成策克口岸AGV運輸常態化運行,推動5G無人重卡試運行。在滿都拉、珠恩嘎達布其等口岸復制推廣AGV項目。爭取承辦AGV無人駕駛跨境運輸全國現場會,進一步復制推廣典型案例成功經驗,著力打造智能化跨境運輸和陸路口岸重要能源進口通道建設的標桿。
春意濃濃、信心滿滿,內蒙古鉚足干勁、步履不停。(阿妮爾 高慧)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