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致力打造算力關聯產業鏈條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28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智慧城市指揮中心,一塊巨大的指揮顯示屏映入記者眼簾,上面實時顯示著城市的各項運行數據:從交通流量到環境監測,從公共監控到城市管理,諸多數據在這里匯聚成流。工作人員在電腦前實時調度、處置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可視化的方式讓算力、數據的調度、流通、交易更直觀地展示了出來。


      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通過這些先進技術,城市管理者能夠實時獲取并分析海量數據,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交通流量,優化信號燈配時,有效緩解道路擁堵問題;智慧環保系統能實時監測垃圾桶滿溢情況,及時通知環衛部門進行清理,并對城市環境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推動城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該負責人表示,烏蘭察布智慧城市以“全市一盤棋”為指導,“集約利舊”為原則,統一的政務云、電子政務外網、大數據服務平臺等信息化基礎設施為底層支撐,建設城市數據基礎設施,構建“1+1+N+M”的整體技術框架,即1個指揮中心,1個智能中樞,N個統一組件,M個智慧應用,分期建設、逐步完善。


      烏蘭察布市位于內蒙古中部,2013年,隨著國家數據產業的發展,烏蘭察布市憑借氣候、能源、區位以及地質條件等方面優勢,成為國家“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的重要節點。十多年來,烏蘭察布市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通用算力到AI智算,闊步前行。


      烏蘭察布市大數據管理局數字經濟發展科科長馮淵浩介紹,2025年新簽約內蒙古華網數據、中誠力諾、并濟智算、新遠景集團4個數據中心企業。截至目前,全市簽約落地40個數據中心項目,其中智算中心37個,總投資約1661.75億元,簽約標準機架規模約130萬個(折算2.5kW),累計完成投資約276.84億元。已建成標準機架29萬個,投運標準機架20萬個,上架率達69%。


      在內蒙古政務云大數據災備中心主機房內,一張張藍光光盤正在高速存儲數據。這些光盤雖小,卻具有“百年存儲”的超長保存時間,具備不可篡改、防潮防霉、抗電磁輻射、低運營成本、節能環保等獨特優勢。“災備中心是大數據時代保護數據資產的重要手段。公司使用自主研發、完整知識產權的全國產化設備,利用物理形態穩定、低能耗、長壽命的藍光光盤對數據進行存儲備份,確保信息數據資產的安全完整。”內蒙古中弘紫晶科技公司技術總監佘劍純說。


      佘劍純告訴記者,公司于2019年落戶烏蘭察布市,災備中心于2020年11月11日正式投運,具備完全的數據安全保密容災備份條件。一期項目為150個機架規模,存儲容量23PB。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自2021年1月開始正式接收政府數據以來,項目運行平穩。二期項目計劃總投資33億元,設計安裝高標準機架2.2萬架,承載服務器可達22萬臺,新建數據機房9.7萬平方米、改造廠房1.33萬平方米,計劃2027年建成投運。“之所以落地烏蘭察布,主要看中這里的區位優勢、能源優勢、氣候優勢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佘劍純說。


      馮淵浩介紹,近年來,烏蘭察布市的算力關聯產業鏈條漸具雛形。其中在數據應用與服務業,全市已入駐運營16家企業,涉及熱線服務、數據標注與審核、軟件開發、基礎設施運維、網絡安全運營等業務領域;內蒙古政務云大數據災備中心已存儲21家委辦局冷數據1.1PB;數字裝備制造業方面,鑫悅達服務器機柜生產制造項目年產能達3萬架,金石易服數據中心服務工廠項目順利簽約。產業鏈條發展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2024年共營收2.6億元,繳稅756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優化調整算力產業空間布局,做好大數據項目全過程跟蹤服務和管理,精準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協調各數據中心企業開放接口接入烏蘭察布綠色算力多云納管一體化監測調度平臺,加快促進算力供給、調度、使用及結算智能化。到2025年,預計共建成標準機架49萬個,可投運標準機架37萬個;爭取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產值突破百億元,稅收4億元。”馮淵浩說。(經濟日報記者 余健)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