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科右前旗:壯大鄉村振興富民產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28





      眼下,正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歸流河鎮光榮嘎查棚菜管理關鍵期,村民韓河友正忙著給黃瓜苗引繩。“自2007年開始,我們嘎查依托‘菜籃子’工程開始建設大棚,并引導村民承包經營。當時就覺得是個好機會,掏了4000元承包了3個大棚,這些年收入還不錯。”韓河友說。


      鄉村振興,首先要發展富民產業。黃瓜、西紅柿、香菜等蔬菜,不僅滿足市場供給,也是提升民生幸福感的關鍵抓手。這些年,歸流河鎮陸續建棚達800棟,收入3000余萬元。與大田相比,每畝增收1萬余元。


      在科右前旗俄體鎮,一顆馬鈴薯,不僅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還在內蒙古薯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科右前旗天甲粉業專業合作社、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加工下,生產出優質粉條、餃子等制品,形成了淀粉及其加工、鮮薯銷售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綜合產值達1.5億多元,近2萬人從事馬鈴薯產業,小小馬鈴薯一下子從“救命溫飽薯”變成“致富小康薯”。在科右前旗天甲粉業專業合作社務工10年的俄體鎮義新村村民鄒樹利,平均每年能拿到3萬元的工資。


      充分依托本地資源,將老百姓最熟悉的產業發展成為致富的新產業,這些看似小而接地氣的產業,實則能量滿滿。在科右前旗大石寨鎮三星村林果種植地,村民范國林正帶領7名村民在剪枝,他不僅是技師也栽植了8畝果園,每年林果一項收入可達7萬元。在大石寨鎮,林果栽植面積已達5.3萬畝,300余戶果農戶均增收3萬元,全鎮林果收入占比達12%。


      科右前旗地域廣闊,產業區域性特征和結構性特色與生俱來,居力很鎮西瓜、察爾森魚、歸流河大米、烏蘭毛都牛羊肉等,很多鄉鎮實現“一鄉一品”,而且在向“一村一品”深入推進,為鄉村振興的“起跑”與“提速”打下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科右前旗綠色食品認證產品90個,有機認證產品45個,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9個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定30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56.6萬畝,農畜產品產量近8萬噸。全旗鄉村特色產業“產加銷貫通”全產業鏈正在形成,近500余經濟體帶動850余農牧戶共富,戶均增收1800元左右。(經濟日報記者 余健)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