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新政”讓內蒙古草原牧民受益


    時間:2012-01-29






    春節期間,記者一行來到內蒙古草原深處斯琴朝克圖的家。這幾天,他們一家三口除了拜年,就是忙著接冬羔。

      斯琴朝克圖告訴記者,這些羔羊將在今年9月育肥出欄,再賣掉一些成年羊,就能完成今年“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的減畜任務。“別看我養的羊少了,但是國家政策好,草場生態恢復了,收入也沒受影響。”他說。

      2011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啟動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以推動草原生態加快恢復和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斯琴朝克圖生活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就在“補獎機制”政策的禁牧范圍內。

      斯琴朝克圖一家承包了1.9萬畝草場,去年養羊近300只。按照“補獎機制”政策規定和有關部門測算出的實際禁牧面積,他去年11月拿到3.7萬元的“補獎資金”,并需在3年內將羊的存欄量減少到190只。

      當被問及減畜是否會導致減收時,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目前羊的市場價700元計算,原來養300只羊,每年出欄150只,每年毛收入是10.5萬元;將存欄量減到190只,每年出欄95只,羊的毛收入為66500元,再加上3.7萬元“補獎資金”,每年毛收入為10.35萬元。減去成本支出,實施“補獎機制”政策后的年純收入與減畜前差不多。

      “草原是我們牧民的根,必須保護好。而‘補獎機制’就是國家拿錢保護草原,還盡量不減少我們的收入,我們堅決支持。”斯琴朝克圖說,除了受益于“草原新政”外,近年來,政府實施的免費危舊房改造、風光互補發電設施補貼、孩子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惠牧政策,讓他家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盡管室外溫度接近零下30攝氏度,但斯琴朝克圖的家中依然溫暖如春,明媚的陽光透過塑鋼窗戶照射到客廳的茶幾和沙發上,熱騰騰的奶茶散發著陣陣濃香。這樣的生活環境,讓曾住在土坯房里的斯琴朝克圖想都不敢想。

      “這幾年,我們牧民確實得到了很多實惠,但我也不想只等著政府給錢。以后養的羊少了,我還能抽空學一門手藝,出去干點兒其他事情。”他說。

      據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農牧業局介紹,2011年,蘇尼特右旗3351萬畝草原全部列入“補獎機制”政策范圍,涉及6000余戶牧民。這些牧民通過“一卡通”銀行卡,領到禁牧資金8000余萬元,草畜平衡獎勵資金3000余萬元,以及牧區生產資料補貼280余萬元。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