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回升,內蒙古自西向東多地進入春耕春播關鍵期。記者4月27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截至目前,全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361.5萬畝,同比增速提升0.6個百分點。
今年內蒙古種植意向呈現“總播、糧播、經濟作物”三增長,總播種面積預計達1.4億畝,糧食播種面積達1.1億畝。
“土壤墑情對于農作物生長至關重要。”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聶麗娜介紹,當前土壤墑情達近十年同期最佳水平,為種子出苗和作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記者了解到,今年內蒙古將創建37個整建制增糧示范旗縣,通遼市開魯縣便是其中之一。開魯縣今年玉米播種面積在280萬畝以上,建設玉米密植高產示范區160萬畝。4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克如在開魯縣玉米精細播種現場會為農戶們講解玉米密植技術要點。通過推廣密植技術,開魯縣預計帶動全縣玉米總增產1.6億斤以上,讓農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增產希望。
此外,內蒙古還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今年支持推廣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270萬畝以上,全區達到3370萬畝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內蒙古加強與7位國家級院士和專家團隊的戰略合作,將重點集成推廣玉米密植精準調控、大豆大壟高臺、馬鈴薯抗旱節水綠色高效生產等10項主推技術,確保全年糧食生產工作順利進行。
當科技種子播撒在十年最佳墑情的沃土上,內蒙古正以“三增”態勢為全年糧食生產錨定基調,用科技精度丈量增產高度,為“中國飯碗”盛滿更多“內蒙古糧”。(記者劉欣榮)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