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多舉措支持高校就業抓實抓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04





    推動實現三個聯動 著力破解就業供需結構性矛盾

    內蒙古多舉措支持高校就業抓實抓好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俊喜,在內蒙古新聞辦召開的“就業促進行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就業促進行動”實施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堅持以促進高等教育精準適配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為工作目標,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推動實現三個聯動,著力破解就業供需結構性矛盾,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幫助其實現盡早就業、順利就業。


      推動實現教育與產業聯動。一是圍繞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發布重點產業集群急需緊缺學科專業清單、預警清單、限制新增清單,提高需求與供給的契合度;二是指導高校“一校一案”制定學科專業設置調整計劃,通過新增一批、改造升級一批、撤銷一批,推動本科院校理工農醫類專業占比達50%、高職(專科)專業與區域產業契合度達80%,提高專業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


      推動實現學校與企業聯動。一是結合企業人才需求和崗位技能標準,完善跟蹤回訪和需求調研機制,提高校企協同育人的精準度;二是指導高校按照需求導向、校企合作的原則,及時優化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企業對人才培養的滿意度;三是加快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推動行業產業專家和高校教師共同編寫教材、共同開展教學、共同指導實習實訓,提高學生掌握職業能力的實用度。


      推動實現培養與就業聯動。一是建立高校與區域產業協同機制,精準對接發展需求,優化區域人才培養結構,提升高校聯動布局對促進就業的保障度;二是針對市場的急需緊缺,設立100個“微專業”和100門“職業能力提升微課程”,開放校內實訓基地、聯系地方和企業實訓中心,開展跨專業交叉短期培訓,以同區域線下學習共享、跨區域線上資源互通的形式,提升畢業生動手能力在就業崗位上的適應度;三是根據企業需要和學生意愿,在不同年級組建訂單班,實現招生即招工,今年訂單人才培養規模擴大至3.2萬人,“工匠班”新增50個,為企業定向輸送更多技術技能人才,提高畢業生技能掌握與企業要求的達成度。


      通過三個聯動,逐步破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推動高校畢業生及時充分就業。(記者 閆 廷)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