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日北疆,萬物勃發。在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熔煉爐內熾熱的鋼水奔涌,無人搬運車(AGV)靜靜地穿行,機械臂精準翻轉磁坯……在金力永磁包頭工廠的“黑燈車間”,每90秒鐘便有一塊高性能釹鐵硼磁體自動下線,它們將被裝備進某些知名品牌的風機中。
由全球第二、全國最大的電機行業領軍企業臥龍集團投資建設的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有限公司,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已經全面投產。與此同時,金力永磁二期4萬噸高性能磁材項目部分投產。車間內,熔煉爐中的合金溶液歷經氫碎、氣流磨制粉、壓型、燒結、機加工、電鍍等工序,最終蛻變為閃耀金屬光澤的磁鋼。“我們手握排產至2026年的國際訂單,”金力永磁總經理蘇權展示著52M牌號磁鋼基材,“通過晶界擴散技術,重稀土用量降至0.5wt%,矯頑力躍升至26kOe。”
這些拇指大小的材料正深刻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全球市場份額突破40%,高端產品占比躍升至30%以上,標志著我國從稀土資源大國向磁科技強國的轉型取得實質性突破。
磁力之源 新質生產力的隱形基石
在稀土永磁領域,我國正經歷從“以量取勝”到“以技稱雄”的變革。2024年,中國科學院研發的納米晶界調控技術將釹鐵硼磁體矯頑力推至高點,有效壓縮重稀土用量。
技術突破的核心在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進步。科研人員通過原子級仿真,精確設計晶界結構,保障磁體高溫性能穩定。“如同在晶界構建'高速公路',使磁矩有序排列,阻力降低30%以上。”包頭稀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安泰北方數字化車間內,搭載5G物聯網的AGV精準穿梭,物料配送誤差小于0.1毫米。數字孿生系統實時映射生產線狀態,僅需兩名技術員即可監控全局。“人均產出達傳統生產線3倍,能耗降低30%。”該公司總經理劉濤透露。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智能化已成常態。金力永磁“黑燈工廠”24小時運轉,每批磁鋼擁有專屬數字身份證,可追溯產品生產全過程數據。作為全球首家通過SGS“零碳工廠”認證的磁材企業,其產品已裝備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高精尖設備的傳動、導向、感應系統。
產業升級依托完善的創新生態。包頭稀土高新區構建“一國重四中心”體系--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稀土功能材料計量測試、鹿城實驗室等四大平臺;同時,設立6家院士工作站,擁有有效稀土專利1895件,占包頭市總量的90.84%,形成從合金制備至電鍍檢測全產業鏈就地配套能力。
應用場景 改寫產業格局的磁力革命
在比亞迪最新電動車生產線,搭載“刀片電池”的永磁同步電機以2萬轉/分鐘的速度高速運轉。其核心是歷經46道精密工序的第三代釹鐵硼磁體,磁能積高達52MGOe。這些磁體使電機效率突破97.5%,整車續航提升15%。
稀土永磁應用場景的拓展正改寫全球產業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高端應用占比首超50%。
在綠色能源領域,稀土永磁已成關鍵能效“引擎”。金力永磁包頭工廠正趕制風電用磁鋼。“永磁直驅風機采用高性能釹鐵硼,發電效率提升10%,全生命周期可節省運維成本300萬元。”蘇權表示。
節能家電是另一重要戰場。包頭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包頭稀土研究院合作攻克傳統耐火材料隔熱性能差等問題,開發出稀土復合耐火材料,產品已用于威豐電磁等本土家電上游企業,間接推動家電制造過程綠色化。
消費電子領域突破顯著。江馨微電機智能車間,“全自動雙軌道VCM生產線”產能較半自動化生產線提升1.5倍以上。江馨微電機總經理許德光表示,手機攝像頭用微型驅動電機采用稀土新材料,磁石是馬達主要配件,企業深耕對焦馬達領域,憑借強大的科研能力,成為電子信息領域國內外知名品牌指定合作供應商。
技術突破推動價值鏈上移。2024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中,新能源汽車占28%,較2023年提升16個百分點;變頻空調占23%,增長17個百分點。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企業金力永磁新投產的4萬噸智能工廠中,AGV沿既定路線穿梭于原料區與燒結車間,數字孿生系統大屏幕躍動著溫度與能效數據。
2025年,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預計可實現新增產值40億元;全國磁材產業頭部上市企業有10家落戶于此,稀土新材料產能突破30萬噸,稀土永磁材料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包頭市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核心部件的重要供應基地。(特約通訊員 李寶樂)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