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京蒙區域合作及對口幫扶工作座談會在呼和浩特召開。雙方共同總結新一輪京蒙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工作進展情況,研究下一步合作幫扶事宜。
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春華,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巴特爾,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吉林出席會議并分別講話。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潘逸陽主持會議。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鵬新,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符太增,自治區黨委常委曹征海出席會議。
1996年以來,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開始對口幫扶內蒙古。2010年8月,京蒙兩地簽署協議,決定開展全方位區域合作,并啟動新一輪京蒙對口幫扶。區域合作面向全區各盟市,對口幫扶重點在赤峰和烏蘭察布兩市,北京市選派44名干部到內蒙古掛職,推進對口幫扶工作。新一輪京蒙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啟動以來,兩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經濟合作成效顯著,政府社會領域支持全面展開,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年來,北京市政府投入資金7000萬元,各區縣和有關單位捐資3000多萬元,實施了30多個重點幫扶項目,幫助赤峰和烏蘭察布兩市加強產業建設、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社會事業。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到內蒙古投資興業,目前北京地區已成為內蒙古第一大投資來源地。今年1—11月,京蒙兩地合作項目達到373個,引進資金1083億元,占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的38.1%,其中北京市屬企業到位資金424億元。北京市近日決定,進一步加大對我區的幫扶投入力度,明年將向我區投入幫扶資金8000萬元,并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
座談會上,自治區發改委主任、京蒙區域合作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梁鐵城匯報了一年來新一輪京蒙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開展情況,赤峰市委書記王中和、烏蘭察布市委書記王學豐、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穆鵬、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分別代表幫扶合作雙方作了發言。
胡春華在座談會上首先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對北京市長期以來給予內蒙古的無私援助和大力扶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京蒙兩地新一輪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推動下,實現了良好開局。特別是北京派出的掛職干部,把內蒙古作為第二故鄉,視內蒙古發展為己任,不怕艱苦,不畏困難,以務實作風和飽滿熱情投入工作,為促進京蒙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作出了重要貢獻。
胡春華指出,北京市對口幫扶內蒙古,加強京蒙兩地全方位區域合作,是國家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內蒙古扶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欠發達的邊疆民族地區,內蒙古的發展需要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北京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環渤海—京津冀經濟圈的龍頭,也是內蒙古緊鄰的最大最強的經濟體,北京對口幫扶內蒙古,不斷深化京蒙兩地各領域的合作,將有力帶動和促進我區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北京市和內蒙古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稟賦各異,雙方發展的互補性很強,合作的空間和潛力很大。我們要充分利用京蒙兩地合作和對口幫扶契機,奮發有為,推動赤峰和烏蘭察布兩市加快發展。要積極創造條件,將赤峰、烏蘭察布兩市納入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整合相關資源,共同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聯手共建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工業園區,合作打造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生產基地,搭建更多的平臺和載體。要做好互派干部掛職工作,自治區明年要選派一批有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發展潛力大的干部到北京市掛職鍛煉。要進一步抓好工作落實,對引進的項目、確定的合作事項要明確責任和時限,確保定一件落實一件、抓一件辦成一件。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全力做好協調服務,所有對口幫扶事項都要特事特辦。全區各盟市、各單位都要抓住新一輪京蒙幫扶合作的機遇,進一步密切與北京市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京蒙區域合作不斷發展。
巴特爾強調,一年來,在京蒙雙方的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下,對口幫扶和區域合作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新的幫扶思路和措施的實施,使對口幫扶的成效更顯著;京蒙合作從傳統的能源、農牧業向更多領域拓展,初步形成了經濟社會全方位合作的態勢;京蒙雙方在各個層面的往來更加密切,傳統友誼進一步鞏固加深;在對口幫扶方面,被幫扶地區要轉變觀念,更新思路,克服單向思維。要主動尋求與北京市的合作,利用好對口幫扶這個平臺,借助好首都這個大市場、大經濟體推動自身發展,為首都的經濟社會建設作貢獻,接受首都經濟圈的輻射帶動。要積極融入首都經濟圈規劃,提高被幫扶地區自主發展能力,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發展環境,努力形成幫扶合作的長效機制。要不斷鞏固深化在能源、農副產品等傳統領域的合作,積極探索和加強新的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抓好跟蹤落實,提升合作水平。
吉林在講話中指出,新一輪京蒙對口幫扶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集中幫扶效果突顯、掛職干部作用明顯、合作協議的各項任務進展順利,合作幫扶機制進一步完善。下一步,北京市要按照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精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繼續實施好政府投資扶貧項目,促進對口幫扶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積極推進北京市16區縣與赤峰、烏蘭察布兩市16旗縣的全面幫扶合作,注重將經濟合作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突出重點領域的經濟合作,引導各種社會力量在內蒙古投資興業,促進京蒙經濟合作實現新跨越。吉林要求,北京市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要親自落實京蒙對口幫扶合作工作,一項一項抓落實,務求工作實效。京蒙區域合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統籌協調職能,推進京蒙對口幫扶合作規范化、制度化。北京市16個區縣要明確主管領導和責任部門,建立結對工作機制,保證各項幫扶工作任務落實。掛職干部要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京蒙對口幫扶合作多出主意、多想辦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京蒙協調小組北京市成員、京蒙協調小組內蒙古自治區成員,赤峰市、烏蘭察布市兩市負責同志及兩市結對旗縣負責同志,北京市先期選派到自治區的44名掛職干部參加了會議。
1984年,經中國銀行總行、內蒙古人民銀行批準中國銀行集寧支行、赤峰支行成立,均為科級建制,業務上受中行呼和浩特市分行垂直領導,其余事項由當地人行代管,實行獨立核算和外幣分賬。
同年,呼和浩特市分行由處級建制升格為準廳局級經濟實體,直接隸屬于中行總行領導。同時內蒙古外匯管理局從中國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分離出來,隸屬內蒙古人民銀行領導。
1985年,中國銀行總行與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商定,決定正式成立中共中國銀行呼和浩特分行黨組,任命關霽云為中國銀行呼和浩特分行黨組書記,姜九州為黨組副書記,張振華為黨組成員。
6月,中國銀行總行、自治區人民銀行批準成立中國銀行包頭支行、海拉爾支行和滿洲里支行,隸屬中國銀行呼和浩特分行領導,實行獨立核算和外匯分賬,參加全國聯行。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