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瓶(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產品監督抽查結果,合格率為72.22%。
9月10日開始,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全區范圍內對除純凈水之外的飲用水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截至9月20日,共檢查飲用天然礦泉水及其他飲用水生產企業84家,抽取85個批次樣品,進行了溴酸鹽、菌落總數、大腸菌群3個項目的檢測,在已完成檢驗的72個樣品中,52個樣品合格,合格率為72.22%。
在不合格的20個樣品中,因菌落總數超標判定為不合格的為18批次;因溴酸鹽含量超標判定為不合格的為1批次;因大腸菌群超標判定為不合格的有2批次。
檢驗結果顯示,菌落總數超標是飲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對此,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已要求相關盟市質監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采取問題產品召回并銷毀、停產整頓等措施,待企業完成整改并且產品經抽檢合格后才容許恢復生產。
據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處處長丁勇介紹,內蒙古礦泉水生產企業大都是中小企業,雖然都持有正規的產品生產許可證,但由于個別生產企業存在管理和監管措施不到位的情況,致使產品質量不能持續保證。他建議國家適度提高這個行業的準入門檻,從每次的抽檢結果看,德日素、阿爾山等品牌產品的各項檢測指標穩定,值得消費者信賴。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