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科學謀劃口岸工作創新篇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卓敏    時間:2017-03-08





      在內蒙古延綿4261公里長的邊境線上,坐落著18個對外開放口岸,包括2個邊境鐵路口岸、12個邊境公路口岸和4個國際航空口岸,已經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通關方式并存的口岸開放格局。


      當今,口岸已成為內蒙古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內蒙古經濟建設和繁榮邊疆、穩定邊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口岸基礎設施,2015年內蒙古制定了口岸基礎設施建設5年規劃。內蒙古啟動口岸查驗、市政、服務、電子平臺設施建設4類共101個口岸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并通過5年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口岸通關能力,建設口岸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建設有序、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口岸。


      2015年,內蒙古年進出境貨運量1000萬噸以上的滿洲里、二連浩特、甘其毛都、策克等四大口岸全部實現“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節省通關時間50%。二連浩特公路口岸90%符合條件的貨物以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模式辦理通關手續,鐵路旅檢現場出境通道實現關檢合作“一站式作業”。


      2017年,內蒙古將合理規劃口岸布局,按照實際需要、適度超前、規劃先行、功能完善的總體要求,盡快確定甘其毛都、阿爾山鐵路口岸跨境通道位置,推動策克、甘其毛都、珠恩嘎達布其鐵路口岸建設。保障臨時開放機場在重大涉外活動期間實現開放。開展呼和浩特鐵路口岸開放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托口岸和區域優勢,積極開展指定口岸建設工作,打造多元化發展格局。


      內蒙古將科學合理分配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補助資金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開展全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補助資金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使用情況聯合檢查,并進行績效評估。向自治區政府申請增加資金投入,力爭通過幾年建設,使我區口岸建設水平進入全國沿邊省區先進行列。加快二級視頻監控指揮系統建設,完成17個口岸視頻會議和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


      在“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工作方面,內蒙古按照國務院2017年全國所有口岸建成“單一窗口”并投入使用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抓好推動落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一承擔全區及各地方電子口岸建設業務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責。進一步減少查驗環節,簡化查驗手續,推廣應用科技手段,力爭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提高通關效率。加強口岸綜合治理,整合規范口岸收費,嚴格執行自治區政府定價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收費標準,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張卓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