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呼和浩特市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率先在全區制定了“1+4”改革實施意見和配套方案,明確細化了“五大任務”的實施路徑、主要舉措和具體目標。
去產能方面,制定了嚴控新增產能、加快化解過剩產能、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等6項主要措施,淘汰化解煉鐵產能55萬噸、火電過剩產能95億千瓦時、淘汰落后水泥產能70萬噸。去庫存方面,研究制定了棚改貨幣化安置、購(租)房補貼、放寬戶口遷移限制等44項具體措施,房地產銷售加快回暖。全年發放公積金貸款40億元,棚改貨幣化安置居民1.48萬戶,回遷居民團購商品房52萬平方米,商品房成交面積505萬平方米,同比上漲37%,商品房可售面積同比下降41.1%。去杠桿方面,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降低政府負債規模,在加快發展中實現去杠桿。全年共爭取自治區置換債券資金286.8億元,減少債務利息6.9億元,一般債務率下降至75.9%。降成本方面,主要從用電、用水、稅費、物流等11個方面下大氣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全市37戶企業納入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平臺,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2.7億元。開通全區首列家電特需班列,建成5個旗縣級倉儲運營中心和1300多個村級配送站,物流全流程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補短板方面,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三農”、環境治理等方面落實重點任務,全市1400個村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任務、市區284個老舊小區改造和45條斷頭路工程全部完成,總長近19公里的綜合管廊一期工程正在組織勘察設計招標。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38億元,完成2036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扶貧任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