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盟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化發展


    來源: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時間:2017-02-20





      2016年,阿拉善盟明確提出“農業收縮、牧業適度、沙產業規模發展”的產業定位。要求全盟統籌規劃布局農牧區優勢特色產業,堅持“綠色、精品、高端”發展方向,重點打造“有機農業、高端畜牧業、特色沙產業、精品林果業、休閑農牧業”五大特色產業。努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生產力布局優化、農牧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農牧區新格局。


      2016年,全盟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一是有機農業圍繞節水增效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48.9萬畝,糧經草種植比例從2015年的5.7:3.9:0.4調整為4.8:4.4:0.8,實施節水工程6.23萬畝。阿左旗首家水交易平臺建成運行;二是高端畜牧業發展亮點紛呈。阿拉善雙峰駝研發工作扎實推進,駱駝液態奶、奶粉、駝血多肽、駝皮阿膠、駝奶皂等新產品投放市場,以羊絨質量檢測為抓手全力推動阿拉善白絨山羊選育提高和實現優質優價,“內蒙古蒙絨絨山羊產業研究院”組建成立,以農牧民合作社為利益聯結機制,在重點農區實施的“阿杜”肉羊產業發展迅猛,通過入股分紅方式扶持1780戶貧困人口實現產業脫貧,企業化運營的有機奶牛全產業鏈快速發展,19萬畝種養加游一體化現代畜牧業生態基地建設已具規模;三是特色沙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勢頭強勁。37家沙產業企業帶動2萬余農牧民從事沙產業,全年人工梭梭林種植49萬畝,接種肉蓯蓉18.5萬畝,接種鎖陽9萬畝。阿拉善肉蓯蓉藥食同源審批工作加快推進;四是積極發展精品林果業。新增沙漠葡萄、黑果枸杞、養生大棗等種植規模1.82萬畝;五是大力發展休閑農牧業。新增自治區級休閑農牧業示范點2家、鄉村旅游接待戶32家,新建旅游專業村2處。全年農牧區接待游客97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3%、33.3%。阿盟的主要做法有:


      一、政策引導,打牢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基礎


      2016年初,盟行署相繼研究制定印發了《關于推進農牧區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及6個配套扶持政策文件,成立了由盟委副書記、盟長任組長的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決定每年擇優評選全盟“發展農牧業產業化示范旗(區)1名,由盟委行署命名授牌、并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獎勵資金500萬元。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有關經濟組織和部門給予表彰獎勵。2月,盟委行署召開全盟加快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作會議,行署盟長與各旗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及盟直6個涉農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各旗區、各部門都層層落實了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制定細化扶持政策。主動把推動五大特色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圍繞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切實增強農牧區經濟發展活力,突出表現在發展高效經濟作物、高端畜牧業、特色沙產業、休閑農牧業方面項目多,參與的企業和群眾多,投入的資金力度大。


      二、龍頭帶動,培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主體


      大力培育以重點企業為龍頭,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牧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的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格局。農牧業五大特色產業中的15個子產業都有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帶動,都有“企業+科研”或“企業+院校”研究機構。切實加大對龍頭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項目資金扶持力度,阿左旗整合資金6000多萬元,扶持滿達畜牧業技術開發公司輻射帶動2150戶農牧民發展“阿杜”肉羊產業。建成肉羊規模化養殖小區6個,“阿杜”肉羊養殖規模已達到2萬只。2016年,全盟新增盟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3家,組織申報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全盟規模以上農牧業產業化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17.9%。全盟評估規范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02家,認定注冊家庭農牧場692戶、專業大戶81戶,培養特色農牧業科技致富帶頭人2034戶。建成“百佳薈”阿拉善綠色農畜產品館加盟店3家,企業電商平臺5家。


      三、強化基地,延伸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鏈條


      對產業基地的扶持和園區建設,阿盟依據項目執行程度、資金使用效果、產業發展效益來綜合考評,形成以考評結果為導向的資金分配機制,堅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同時,圍繞整合集中投入,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2016年,各旗區普遍重視發展全域旅游,積極挖掘農牧區產業資源、文化特色、組織農牧民開展旅游接待。農牧林水部門分別籌集資金100萬元,扶持建立養生大棗生產示范基地1000畝;通過項目補、企業拿、合作單位擠的方式籌資300萬元,建立了阿右旗雙峰駝良種繁育基地;阿左旗通過統籌政府財政資金、扶貧到戶資金、農牧飼草庫建設資金、銀行到戶扶持資金等6000萬元,迅速擴大了“阿杜”肉羊產業規模,探索建立了產業扶貧新模式。圣牧高科、沙漠之神、蒙絨實業、東匯生物科技、嘉利絨業、冰雪果業等骨干龍頭企業發展特色農牧業勢頭強勁,已累計投資30多億元,規劃新建的一批集特色農牧業原料收儲、農畜產品加工、展銷、科研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推進。部分企業項目已建成投產,形成了從初級原料到高端產品的加工鏈條延伸。


      四、聯結利益,突出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活力


      阿盟探索建立了多種“企業+”和“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新機制,并把這些模式作為發展優勢特色農牧業產業化的突破口來抓,充分調動企業、合作社及農牧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企業和農牧民增收雙贏。阿拉善盟豪絨聯合總社構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牧戶”模式,“抱團”發展,在各旗成立聯社,在保護區組建基層合作社43個,發展合作社成員1148戶,累計兌現羊絨質量達標補貼資金1084.7萬元。組織社員對“1396”型高端羊絨與“1450”型優質羊絨采取了分個體分部位抓絨及包裝,企業通過驗貨,在當地中心產區當年優質羊絨市場收購價格的基礎上,每公斤分別加價40元和20元進行收購,同時按照收購質量和數量對合作社總社進行獎勵;阿左旗駝中王絨毛公司注重“企業+牧戶+服務”的合作發展模式,與180多個養駝專業大戶簽訂了駝毛絨上門收購合同,嚴格執行保護價收購駝毛的辦法,保證養駝戶獲得穩定收益。


      五、打造品牌,加快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步伐


      阿盟沙恩--金沙臻堡酒莊憑自身實力及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酒莊產品橡木桶赤霞珠干紅葡萄酒榮獲“布魯塞爾世界葡萄酒評比大賽”金獎,橡木桶賽美容干白葡萄酒榮獲“世界首領產區葡萄酒(我國)質量大賽”特別獎。阿左旗查汗布拉格絨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4戶牧民憑借纖維細度13.89和13.76微米的羊毛捆分別獲得意大利諾悠翩雅公司頒發的2015年、2016年度最佳羊絨大獎,兌現羊絨收購價格1000元/公斤,阿拉善羊絨優質優價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少養、精養、優質、高效”成為牧民的新追求。全盟圍繞駝絨、駝肉、駝奶、駝骨加工的企業已發展到10多家,打造“駝中王、沙漠王、賀蘭山”等自治區著名商標品牌5個。阿盟畜牧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多年研究實踐,利用國外白頭杜泊種羊與蒙古羊和小尾寒羊開展三元雜交,培育出的“阿杜”肉羊新品種及配套養殖技術和效益得到了生產驗證和社會認可。


      六、注重創新,增強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動力


      一是積極推動政策護航。創新出臺了扶持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化發展若干政策、強化政策性農業保險、規范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引導規范土地草牧場流轉、推進農業節水、開展水權轉化試點6個配套政策。制定了促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和家庭農牧場及專業大戶認定監測辦法;二是主動破解融資難題。協調3家商業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開展了“政銀保”合作農牧業貸款試點工作。盟行署出資專戶設立“政府風險補償基金”、“超賠風險準備金”提供擔保,保險公司為貸款人提供貸款保證保險,商業銀行向符合條件的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提供免抵押物或擔保的貸款,實現“三方合作、四方共贏”;三是著力推進科技支撐。盟委行署聘請5名國內著名農牧業專家為阿拉善盟專家顧問團成員,及時開展咨詢和現場指導。組織召開了全盟農牧業科技創新大會,農牧業科技創性成果得到了社會認可。引導和推動一批涉農企業與北京等16個省區,與俄羅斯等4個國家的多家研究所和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建成了阿拉善沙產業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平臺載體15類102家,實施項目32個,研發新產品、新技術40余項,申報發明專利19項。四是落實協調督查機制。全盟上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上下聯動、共同推進五大特色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圍繞工作重點組織召開全盟性相關會議4次,組織盟直相關部門深入旗區、蘇木鎮現場督查4次。嚴格考核兌現目標管理責任狀,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有力推動全盟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化工作向縱深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