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動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科學部署,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創新作為,指導企業大力開展對外投資、對外勞務輸出、對外工程承包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新空間。
據統計,僅2016年,全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意向投資項目88個,項目數量同比增長9個,占全區新設對外投資項目總數的77.19%;中方協議投資額6.3億美元,同比增長31.25%,占全區對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總額的27.46%。投資領域遍及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餐飲業、批發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住宿業、信息傳輸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藝術業、倉儲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等。投資國家涉及俄羅斯、蒙古國、阿聯酋、泰國、柬埔寨、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斯里蘭卡、埃及、新加坡等11個。伊利集團、聯眾集團等一批重大經貿合作項目高效有序推進,中俄森林資源開發、第五期布里亞特規劃項目等高質順利實施,蒙古國扎門烏德自由區內蒙古經貿園區項目高起點全方位謀劃培育,2016年自治區“走出去”的成績可圈可點。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但也需要客觀審視。自治區“走出去”取得的進步是建立在全區較低的發展水平、較小的經濟總量和較弱的對外依存度之上的較高增長。總體來講,對外投資合作依然量小質低,對外承包工程、外派勞務多年難有突破的問題還很突出。
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風險和機遇并存。如果危機應對得當,自治區企業“走出去”將更具活力。如果盲目冒進,也會出現失誤和損失。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提高“走出去”的質量,特別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對外投資合作的重大戰略部署,全區必須在把握大勢、大膽開拓、積極推進的基礎上,實事求是、總結經驗、增強風險意識。
為此,自治區商務廳于2016年底推動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的指導意見》,其核心在于通過高度重視、高端規劃、高效施策、高質落實來推動“走出去”又好又快發展。
進入2017年,自治區商務廳將依托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正確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充分發揮我區能源、冶金、化工、建材、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優勢,積極鞏固俄蒙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東南亞、歐美、非洲、中亞等投資合作市場;培育和發展農業型園區、資源性園區、制造業園區、商貿園區等四類境外經貿園區,推動有條件的境外經貿園區申報國家級境外經貿園區,爭取近年內在俄羅斯、蒙古兩地實現突破;加強與國家部委、區直相關部門、各盟市和各大金融機構的工作合力,整合區內資源,加大與央企的合作力度,通過優勢企業參與基礎建設、資源開發和產能合作,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爭取“走出去”實現質的飛躍,為打造自治區“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戰略格局貢獻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