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牧業大區,內蒙古將如何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推動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前公布的《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現代化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調整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優化農牧業生產力布局三個方面,對“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堅持協調惠農推動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
《規劃》指出,增強發展農牧業協調性,是加快補齊農牧業現代化短板、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農牧業結構優化調整、區域生產力與資源承載力匹配相適宜、一二三產融合互促、主體轉型發展與培育升級并舉,不斷增強農牧業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積極改變我區農牧業玉米“一糧獨大”、羊“一畜獨大”的單一種養結構,大力實施“糧改飼”和“穩羊增牛擴豬禽”發展思路,挖掘飼草料生產潛力,開展千萬頭肉牛發展專項行動,在糧食主產區推動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不斷優化調整種植業結構、畜群畜種結構、種養結構,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形成多元支撐的農牧業發展格局,構建農牧有機結合、種養循環、糧草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種養結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