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以下簡稱互貿區)自2016年6月20日深度開放以來,經過6個月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邊民交易量和交易額穩步增長。據滿洲里海關統計,截止2016年底,邊民交易商品重量1萬噸,交易額9千萬元人民幣,共交易9.3萬次。2016年7月至12月,每月的交易額分別為371萬、631萬、942萬、1545萬、2294萬和3384萬。
據了解,滿洲里海關按照國家對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的相關法規,結合《滿洲里海關支持邊民互市貿易區深度開放改革方案(試行)》以及滿洲里邊民互市貿易實際情況,不斷提升監管效能,促進互貿區的規范發展。
據悉,海關已經將“滿洲里市邊民互市貿易區管理系統”內商品細類增加至500余種,涵蓋大部分食品、生活日化品、水產品等。海關還對商品的生日日期、中文標識、外包裝等進行定期抽查,讓滿洲里邊民在互貿區內買到放心的俄羅斯商品。除此之外,海關還對商品零售價格和批發價格持續進行調查、關注,要求平臺運營公司通過借鑒商超模式、開發新系統等方式,降低商品價格,讓邊民在互市貿易中得到真正的實惠。同時加強對免稅交易大廳的監管和巡查力度、提高查驗效率,確保對出現的秩序、交易、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聯系處置。另外根據入區的車輛和人員規模,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措施,通過運用監控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合理規劃車行通道和人行通道、要求平臺公司增加安保力量等措施,維護互貿區良好的交易秩序。
目前海關要求所有的交易行為,必須為邊民本人持邊民證到場,統一在結算中心進行交易,海關通過交易大廳的監控視頻、預定式布控查驗、不定期抽樣驗核等方式,確保邊民交易行為的真實性,并就相關法律法規和其它海關典型案例進行政策宣講,確保“一人一卡、一單一結”。據了解,滿洲里海關通過交易大廳巡查、在收銀系統設定技術控制、抽查購物單據等方式,規范了借用他人銀行卡進行結算、刷卡后未經查驗直接出閘、查驗商品時本人未到場等不規范行為,同時對可能涉及到禁限類、涉證類的進境商品,嚴格監管、認真把關,禁止違法違規商品從互貿區進境,并接受平臺公司的業務咨詢,對品種繁多、歸類復雜的商品,采取提前審核的方式,對商品編碼、規格、型號等電子數據進行核對,保證進入互貿區的商品均為清單內的生活用品,待貨物進境后,努力縮短單證審核時間,提高監卸效率,既做到嚴密監管,又確保互貿區高速運轉。
目前,免稅交易區內已經安裝好了55個監控攝像頭,覆蓋了交易區內的大部分區域,已實現通過場區內的監控攝像頭,對商品暫存倉庫、免稅交易大廳、結算中心、邊民卡辦理中心等位置全面監管,滿洲里海關正不斷提高科技應用水平、主動溝通協調,提升與各聯檢單位協同配合力度,解決人力資源緊張問題,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